每年近千人遭蛇吻!最常見2毒蛇 牢記「5要5不」保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每年約有近千名民眾遭毒蛇咬傷,疾病管制署表示,最常見龜殼花和赤尾青竹絲,佔八成,其餘是眼鏡蛇、雨傘節、百步蛇、鎖鏈蛇等,不慎被咬傷要記住蛇的外觀特徵、脫下飾品,別割開傷口或用嘴吸出毒液,不冰敷、不飲酒,儘速就醫在4-8小時內使用抗蛇毒血清,治癒率高。 2025/04/03 17:33 生活 醫藥
腸病毒伊科11型重症增 台大醫示警:三月以下新生兒最危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往年腸病毒重症多為71型或D68型,去年底開始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增加,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表示,台灣很多年沒有流行伊科病毒,上次病例較多發生在2018年,現在孕齡婦女多數沒感染過伊科病毒,導致新生兒欠缺抗體保護,三個月以下嬰兒特別危險,容易侵犯腦、心、腎。 2025/03/25 18:37 生活 醫藥
腸病毒伊科11型又奪命 未滿月男嬰發病一週敗血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腸病毒伊科11型又奪命!疾病管制署今(3/25)日公布國內今年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為北部三週大早產男嬰,3月中旬陸續出現血氧低、心搏過緩、肝炎、血小板下降等敗血症徵候,發病一週後於3月17日死亡。今年累計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含2例死亡),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2例是未滿1個月嬰。 2025/03/25 15:40 生活 醫藥
剴剴臨終「腦花散了」!生拔10指甲 惡魔保母虐殺114天恐怖傷勢再曝光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1歲男童剴剴在2023年底遭惡魔保母姊妹劉彩萱、劉若琳殘忍虐殺致死,今天(3/19)將進行第4度開庭,由於惡魔保母姊妹虐死剴剴的手段實在太過兇殘令人髮指,大量民眾午後自發性前網法院外集結陳情,強烈要求司法系統將劉姓保母姊妹判處死刑。而群情激奮的社會大眾,再度曝光剴剴生前遭遇的恐怖受虐傷勢,淚訴剴剴被反覆重摔滿腦瘀血腫脹如外星人,臨終時「腦花散了」、遭生拔10指甲、燒焦生殖器、菸燙、多處骨折、餵食餿水等,實在人神共憤! 2025/03/19 14:26 社會 法庭
林秉樞獲准保外就醫!意識清楚已轉院 老父心聲曝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前立委高嘉瑜2021年遭當時男友林秉樞暴打,法院依傷害等罪判林男2年9月徒刑定讞,他2023年10月入獄在台北看守所服刑,但去年12月因腎衰竭病危被戒護送醫,靠葉克膜救回一命,住院2個多月後,台北看守所今證實日前已准許林男保外就醫。《知新聞》今詢問林父,他語帶無奈說兒子雖已恢復意識,但尚須住院,是被「強制保外醫治」。 2025/03/17 12:04 社會 法庭
走路喘、躺平狂咳竟是腎衰竭 領隊靠腹膜透析延續夢想工作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走沒幾步喘不停、躺下就狂咳只能坐著睡,竟是嚴重腎衰竭!46歲資深領隊陳小姐有糖尿病家族史,新冠疫情解封好不容易盼來旅遊業復甦,卻在此時確診末期腎病導致心衰竭,性命垂危,不願職涯因洗腎畫下句點,她決定採腹膜透析,台北榮總創新技術更讓需要緊急洗腎患者免2周等待植管傷口癒合,植管後隔天就能開始透析。 2025/03/05 17:30 生活 醫藥
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未滿月女嬰染這一型 發病8天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今(2/27)日公布國內今(2025)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北部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起初因輕度呼吸急促及活動力降低收住新生兒病房,後續出現發燒、呼吸困難及發紺,發病8天後不幸因多重器官衰竭及新生兒敗血症死亡,檢驗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02/27 13:59 生活 醫藥
等不及ICU床開刀過世 邱泰源:要找人瞭解PO文護理師、謙卑改善不批評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全台急診壅塞,一床難求,有護理師PO文分享,胃腸穿孔患者要進ICU加護病房卻等不到床,從高雄一路向北找「床」,雖成功轉至雲林成大附設醫院斗六分院,術後仍因敗血症休克、搶救不治,對此,衛福部澄清,不在高雄是台南,沒有所謂延遲,醫院都有積極處理,會請照護司跟衛生局去跟PO文護理師暸解,但不是查察,衛福部長邱泰源也強調,只是想暸解哪邊要改善,不管是有意見、要求,都存著謙卑的態度去改善,絕對不會有批評回去的態度、現象,重點在於將事實澄清。 2025/02/24 19:29 生活 醫藥
6大醫學中心356人等床!急診塞爆逼出5大改革 邱泰源:編66.85億鼓勵護理留任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春節以來全台醫院急診塞爆,台灣急診醫學會罕見在網路社群發文,強調醫療院所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呼籲政府機關正視,行政院長卓榮泰下令衛福部對外說清楚,衛福部今(2/24)下午3時許召開記者會,部長邱泰源列3大肇因,也曝光3大短期、2大中長程改革方向。 2025/02/24 17:40 生活 醫藥
急診大爆滿原因曝!「呵呵。小腦袋」後衛福部1建議 第一線炸裂了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全台醫療壅塞,有病患要進ICU加護病房卻等不到床,只好一路向北找「床」,好不容易在雲林找到醫院了,不過到院時已到敗血症休克,最後搶救不治。急診一床難求更凸顯人力不足,醫護操翻,有護理師連上16小時的班,根本是用生命在工作。急診壅塞狀況曝光後,衛福部支持急診可直接建議病患到診所或地區醫院於常規門診就診,第一線對此表示現況很難執行,「下轉和門診是需要政策的強制力和健保給付調整的方式去誘導,用建議和勸導的已經沒用了,平常也不是沒在做!」 2025/02/24 12:01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