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率低於6成「警戒線」大學減少 私校工會:招收外籍生奏效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教育部今(27)日公布113學年度各大學新生註冊率,共有9校低於6成「警戒線」。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認為,今年各校註冊率稍有回升,原因是許多學校極力招收東南亞等國的外籍生生源,另也有學校以「寄存名額」,來美化新生註冊率。不過,他強調,少子化衝擊仍在,未來仍會有大學,即使努力招生,註冊率也突破不了6成。
教育部過往將新生註冊率低於6成,而且學生數低於3000名,當成「專案輔導學校」的指標,近年雖然教育部不再把註冊率當成專輔學校的指標,但仍被外界視為少子化危機下的警戒指標。
教育部今天上午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公布113學年度各大學的新生註冊率,共有9所大學低於6成,包含台東專科學校、大葉大學、真理大學、玄奘大學、建國科大、元培醫事科大等,比去年少了10校。
針對113學年度各大學的新生註冊率情況,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受訪時表示,今年各校新生註冊率稍有回升,多數學校招生情況比去年好一點,應該是許多學校極力招生的成果。
不過,他強調,大學生源持續減少,預估明年到大後年時,還會有一波較大的少子化衝擊,因此,114學年度、115學年度仍會出現有些大學即便努力招生,還是無法讓新生註冊率高於6成。
吳忠春也談到,今年有許多大學,靠著招生外籍生,拉抬不少註冊率,有些學校甚至光靠外籍生生源,就讓註冊率增加約10%。
至於外籍生的來源國家,吳忠春說,東南亞如越南、印尼與菲律賓,都是大宗,近年也有大學瞄準人口較多的印度招生。
另外,教育部設有「寄存名額」制度,可讓大學把招生名額寄存於教育部,吳忠春指出,各校寄存的名額,不會列為註冊率數據的分母,因此可用於美化新生註冊率。
吳忠春分析,短期而言,仍有些大學利用寄存名額,把註冊率美化,但長期來說,學校應會主動逐年減少招生人數,免於少子化、學生市場減少的衝擊。
他舉例,今年聖約翰科大的新生註冊率,比去年拉高不少,主要原因就是減少招生名額。
靜宜大學前校長陳振貴則分析,面對少子化浪潮,大學能否永續存活,一方面要看註冊率,也就是學雜費收入,也要看各校董事會的財力、可用剩餘存款,以及學雜費以外的推廣、財務與募款等收入多寡,才能決定永續經營或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