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身心調適假併入事假天數計算 全教總不滿:形同虛設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近日教育部預告修法,讓教師有每學年3天的身心調適假。不過,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今(15)日表示,教師身心調適假併入每年僅7日的事假計算,形同虛設,毫無誠意,呼籲身心調適假應該獨立計算。教育部則說,身心調適假規劃尚未定案,會透過各方討論,讓修正內容更加周妥。

教育部113學年度起推動高中職學生,每學期最多3天「身心調適假」,教育部近日預告《教師請假規則》修正草案,讓教師也有身心調適假,每學年有3天,併入事假天數計算,合計超過7天就要扣薪,教師身心調適假,可以用每小時為單位請假。
全教總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教師身心調適假「口惠實不至」,併入事假的做法形同虛設,毫無誠意。
全教總說明,學生的身心調適假非屬事假,但教師身心調適假卻併入每年僅7日的事假,等同無新增假別,形同愚弄教師與社會。

全教總強調,教育部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EL)計畫,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管理情緒與壓力,卻對教師自身心理健康保障毫無作為,教師承擔繁重教學、行政與輔導壓力,身心調適假若無獨立額度、不影響年終考核、並提供代課費支給,如何支持教師實踐SEL教學?
另外,全教總說,目前《教師請假規則》未納入人工生殖治療需求,教師要以事假或病假應對,而《人工生殖法》96年即已立法保障生育權,教育部卻無視此法精神與職場平等原則,遲未規範人工生殖治療請假規定,要求應保障教師生育權,與SEL政策促進的包容環境呼應。
此外,全教總提出,現行規定,初任教師次年才享有休假權利,但對於兼任行政的老師,忽視他們教學與行政的雙重負擔,應就特殊性提供相應保障,在初任首年,即給予7日合理休假,並簡化年資累計制度、確保公私校教師權益一致。

全教總提出三項訴求,包含身心調適假應獨立計算,不併入事假、人工生殖治療需求應納入請假規定,以及兼任行政教師應自初任首年,就給予合理休假。
針對教師身心調適假議題,教育部回應,《教師請假規則》修正草案尚在法規預告階段,正在公開徵詢意見,尚未定案,有關身心調適假的規劃,會透過各方討論參與,讓修正內容更加周妥。
教育部澄清,目前的規劃是在維持現行總請假天數前提下,進行修正,並非教師每學年新增3天假,而規劃身心調適假,是使教師重視心理健康,自我覺察心理不適,找到舒緩壓力及照顧身心的方式,換言之,身心調適假是以「預防保健」概念出發,期能降低心理疾病風險,因此規劃併入事假。

教育部表示,預告期間歡迎至「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意見,透過各方討論參與,讓修正內容更加周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