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營業報告書出爐 全球經濟增長略降、惟生成式AI將推升集團營運加速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全球電子代工龍頭廠鴻海(2317)公布股東會營業報告書,展望今年,鴻海表示,各大國際研究機構就全球經濟成長給出了謹慎樂觀的判斷,普遍預測全球經濟增長將在2.7%~3.3%區間,較去年略為下調。然而,受惠於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等應用對雲端網路產品的需求增加,再加上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今年資本支出大幅增加,預期今年鴻海營運表現將會加速,產品與客戶的結構將更為均衡健全。

鴻海強調,集團在伺服器的龐大規模、製造能力、以及垂直 整合的優勢,皆能協助客戶搶佔先機,也確實掌握主要客戶下一代、 甚至下下一代的產品開發地位。
鴻海表示,2024年全球科技產業迎來了AI領域百花齊放的盛景,市場對AI產品的需求大幅攀升。在與主要客戶多年合作開發的根基下,鴻海展現了強大的研發和技術能力,與合作夥伴成功打造了一系列高性能AI伺服器,協助客戶帶領產業開啟了AI時代。
鴻海指出,今年在巨大的政策不確定性下,突顯各國和企業政策應對能力的重要性,鴻海作為科技製造平台服務公司(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Platform Service Company),透過 BOL(Build Operate Localize)以及 CDMS(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的營運模式,將優先確保營運的穩健,靈活應對市場需求,發揮集團核心競爭力,協助客戶應對多變的政經環境並提升價值。
鴻海表示,集團近年來布局「3+3」產業,作為中長期成長動能。隨著公司連續多年擴大投資,相關投資的效益已經逐漸浮現,我們將以完整的區域布局,擴大業務的發展,並結合當地夥伴,建構當地生態系,持續掌握科技趨勢,為投資人創造長期價值。
鴻海指出,去年地緣政治緊張、全球經濟復甦緩慢等因素持續帶來不確定性,惟全球資通訊產業在人工智慧(AI)的強勁驅動下,擺脫了多年的停滯態勢。生成式 AI的廣泛應用與高速發展,為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成長機遇。
鴻海表示,受惠於AI伺服器市場的爆發式成長,集團在此領域與客戶開發多年的技術以及垂直整合終於開花結果。加上電動車市場在面臨激烈競爭下,委託設計製造的商機也浮現,鴻海迎來了全新的成長契機。
展望今年,鴻海表示,隨著生成式AI的應用深化,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持續擴大資本支出,以提升運算能力。根據摩根史丹利證券2月最新分析,AI供應鏈的資本支出在今年將持續增長,受惠於大型雲端服務提供商(CSP)的影響,2025年雲端資本支出年增率預期 將上調至32%。
在AI伺服器、網路設備及儲存系統需求快速增長的市場趨勢下,鴻海的垂直整合能力與供應鏈管理優勢,將幫助公司擴大在AI伺服器及先進散熱解決方案的市場占比,並在瞬息萬變的產業環境中保持領先地位。鴻海在此領域的策略,除了持續深化繪圖晶片(GPU)模組與基板的製造優勢外,亦積極強化整機組裝與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布局,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鴻海指出,集團歷經半世紀的發展後,目前在全球各地總共有233個廠區和辦公室,分布在24個國家地區,季節性高峰約有90萬名員工,以及超過1萬家供應鏈夥伴合作。展望未來,鴻海將恪守「永續經營 =EPS+ESG」的策略,努力在增進財務表現的同時,積極推動永續經營及社會責任的實踐。我們也擴大將這些成果與股東共享,連續5年現金股利的配發率都超過5成,去年發放的每股現金股利為民國80年上市掛牌以來新高。我們仍會持續精進,為股東帶來穩定的報酬以及更高的股東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