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毒粿條釀6死!消基會代30人提團體訴訟 求償2.9億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寶林茶室今年3月爆發駭人的食物中毒案,35名消費者到寶林吃了炒粿條後,陸續出現嚴重腹瀉及胸悶等症狀,造成6死20餘人就醫,消基會今向台北地方法院提起團體訴訟,為5名死者家屬及中毒民眾共30人向寶林茶室求償2億9301萬餘元。
吃完炒粿條中毒 嚴重腹瀉、胸悶
消基會指出,呂姓男子3月22到台北市遠東百貨信義A13的寶林茶室,食用素炒粿條,回家後出現腹瀉、腹痛、心悸等症狀,同月23日到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看診,當下症狀緩解,但病情於24日凌晨急劇惡化,急送台北馬偕醫院搶救但不幸病逝;楊姓女子也是吃完炒粿條後,出現嚴重腹瀉及胸悶等症狀,送醫急救後仍因多重器官衰竭併發過世。
同月26日,馬偕醫院通報一名消費者於19日到寶林用餐後發生反胃、腹瀉、嘔吐等症狀,21日凌晨赴院急診,因肝衰竭轉加護病房救治,後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通報另名消費者被送加護病房救治,以葉克膜維生,後續各醫療機構陸續通報消費者於寶林茶室用餐後,因食物中毒求醫,案例共達30餘宗。
廚師手部、糞便驗出「邦克列酸毒素」
衛生單位3月24日到寶林茶室採集環境及生物跡證,台大法醫所於4月1日驗出廚師手部跡證及糞便檢體均呈現「邦克列酸毒素」,通報的35件案例中,多達33例檢驗出邦克列酸呈現陽性。
消基會秘書長陳雅萍等人今下午到台北地院遞狀提告求償,陳雅萍表示:「寶林茶室的食物中毒案,讓我們看到了邦克列酸菌的可怕威力,這種細菌一旦污染到食物中,不僅會引起嘔吐、腹瀉,更可能威脅到生命安全,本案警示民眾及餐飲業者真的要格外小心,不能掉以輕心。」
陳雅萍指出,為解決邦克列酸菌引發食物中毒的後續責任及賠償問題,台北市衛生局7月18日邀集流行病學、法學、衛生行政專家學者、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及台北市法務局開會討論,結論是「35位食用寶林茶室餐食患者中,有33位患者的人體檢體檢出『邦克列酸』為陽性,且濃度高低與症狀嚴重程度有關,另『邦克列酸』為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產生…。」依據這次專家會議結論,衛生局判定寶林食物中毒事件為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產生的「邦克列酸」所造成。
8律師義務幫受害者求償
消基會從6月17日開始針對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案展開團體訴訟收件工作,共計收到5位死亡者家屬及就醫民眾共30人的請求權讓與,請消基會代為提起團體訴訟,消基會組成有8名專業律師的義務律師團,今提起團體訴訟,向寶林求償2億9301萬餘元,項目包括用餐金額、醫療費用、就醫交通費、無法工作之的損失、看護費、將來醫療及相關費用支出、勞動力減損、殯葬費用、扶養費、其他費用、精神慰撫金,以及3倍懲罰性賠償金。
消基會表示,寶林食物中毒案成因複雜,加上消費者找尋證物費時、律師協助計算求償需要依據,消基會已在最短時間蒐集證據送進法院,進入司法程序,為受害消費者求償。
寶林茶室負責人刑責偵辦中
另外,台北地檢署已將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店長、廚師等5人列為《食安法》被告,目前偵辦進度是等待相關鑑定報告出爐,全案將儘速偵結。
推薦新聞 有片|謝宜容涉5罪遭收押禁見!挪用就安基金送禮還圖利廠商 離譜犯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