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急速升溫!醫:1/4發燒患者驗出陽性 年輕人感染比例明顯增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新冠疫情急速升溫!耳鼻喉科醫師張弘透露,儘管已進入炎炎夏日,原以為國中會考期間患者會減少,但實際門診量卻不減反增,甚至因看診人數過多,門診時間還得延長一小時。張弘指出,許多具有警覺性的患者已自行使用新冠快篩驗出陽性,而他門診中,高燒患者經快篩後,驗出新冠陽性的比例更高達1/4,提醒民眾新冠3大常見症狀,並呼籲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 2025/05/18 10:02 生活 醫藥
癲癇不只抽搐 男子手麻10秒、味覺異常竟藏致命腦瘤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45歲阿宏一個多月前,斷斷續續左上肢麻痛感,伴隨味覺異常及上腹部不適感,每次約持續10多秒鐘就自行緩解,醫師門診懷疑右腦局部癲癇發作,安排腦波檢查,但阿宏未檢查及回診,三個月後因全身抽搐、失去意識來急診,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側額、顳葉惡性腫瘤伴隨腦水腫,確診惡性腦瘤併發癲癇發作。 2025/05/18 10:00 生活 醫藥
腳腫喘不停險沒命!A型主動脈剝離7成撐不過 4症狀快就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只是喘跟腳腫竟然險沒命!37歲江先生長達三個月呼吸困難、雙腳腫脹,診所就醫一直沒改善,到北榮住院檢查才知罹患極度致命的A型主動脈剝離,能活著到醫院的僅約三分之一,這三分之一中多數也無法撐過三個月,沒想到江先生成功接受手術,住院一個多月後返家。醫師提醒,若發現急性胸痛、胸悶、呼吸喘、下肢水腫,應盡早就醫。 2025/05/17 18:23 生活 醫藥
麥加朝覲必打1疫苗!沙國新規 4類人須有新冠免疫證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今年麥加朝覲將於6月4日展開,每年吸引超過數百萬名信徒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疾病管制署提醒,沙國政府規定朝覲及副朝覲者必須接種四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65歲以上族群、懷孕、慢性疾病及遺傳性血液疾病等朝覲者應出示COVID-19免疫證明,該國亦建議所有朝覲及副朝覲者接種COVID-19疫苗及季節流感疫苗。 2025/05/14 11:38 生活 醫藥
台大婦科醫性侵女病患!稱測骨盆腔發炎還要「再來一次」 她聞1句話驚覺受害 【社會中心、陳怡文/台北報導】台大住院醫師驚爆性侵女病患!一名女子2021年6月因腹痛、發燒到台大急診室就診,被診斷出疑黃體破裂留院觀察,當時在急診室值班的台大婦產科住院醫師黃信穎,假借要幫她檢查骨盆腔有無發炎,要求女病患躺在檢查台上,以手指搓揉陰蒂測試高潮反應,並以手指進入她的下體,但因女子感到不適要求停止,黃信穎隨後頻頻道歉,還請她離開後別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因「自己是婦產科醫師,若說出來的話沒有人會信」,被害人才驚覺遭性侵怒告。 台北地院審理時,黃信穎堅稱是熱心造成誤會,但法官審酌黃男身為急診醫師,卻有悖於急診處置的醫療常規,利用內診機會性侵,且未留下任何檢查紀錄,依對受照護之人利用機會性交罪,判刑3年。可上訴。 2025/05/12 15:10 社會 法庭
單親媽護理師respect!一打三清晨5點戰鬥到深夜 爆瘦17kg每月病3次:為孩子努力撐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今天是護理師節,向每位堅守崗位的護理師致敬!台南一名護理師「小妙」,離婚後獨自扶養3個年幼女兒,天未亮便響起溫柔號角,忙著準備早餐、盤點書包,一個個整裝護送上學,緊接著奔赴前線到醫院,承受四面八方的壓力,下班也片刻不得閒,各種洗、陪、哄到深夜,令她1年暴瘦17公斤,「既然選擇單親,就要勇敢堅強走下去!」她說,苦不能苦孩子,再三感激家扶中心伸援,「我一定要撐過去」。 2025/05/12 15:06 社會 暖流
王金平現身高醫岡山醫院周年慶! 被問大罷免「一句話」回應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高醫醫院終於實現籌建10年的高醫岡山醫院,針對在地婦兒、產科大量需求,提供專業醫療協助,門診量每月破2000人;生為北高雄在地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特地出席周年慶,他指出,高醫岡山原址為甘蔗園,現已儼然是落實「大健康產業」的現代醫院,不過當記者問他對於大罷免的意見時,他突然面露尷尬說了一句「不方便吧」,就立刻閃離。 2025/05/08 14:48 政治
悲劇!漸凍人媽悶死2歲愛女遭起訴 病情惡化「寫名字要1分21秒」裁定停審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北市郭姓婦人因罹患漸凍人症,疑因不想拖累家人,2023年10月趁丈夫外出時,悶死2歲女兒,接著企圖結束自己生命,丈夫晚間返家驚見愛女死亡、妻子倒血泊趕緊報案,郭婦送醫撿回一命,女兒則不幸身亡,郭婦也因此被依家暴殺人罪起訴。台北地院審理期間,審酌郭婦病情日趨惡化,行動遲緩,說話含糊、會被口水嗆到,文字歪斜難以辨識,甚至以平板輸入姓名需花費1分21秒,且輸入期間不斷大聲吸氣吐氣,認定她因疾病難以出庭接受審判,裁定停審。檢方抗告後,仍遭高院駁回。 2025/05/07 13:04 社會 法庭
抬手40年旋轉肌腱全斷裂 女理髮師誤將職傷當勞損!中榮助獲新生、領給付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63歲劉姓婦人,從事髮藝工作長達40年,長期反覆抬手剪髮造成雙肩旋轉肌腱完全斷裂,卻誤以為是常見的勞動痠痛,未及時就醫,直到去年因摔倒骨折被迫停工數月,才發現肩膀疼痛未減,連穿衣都困難,經臺中榮總骨科醫師李坤燦安排肩關節鏡微創修補手術,明顯改善功能與疼痛,職業醫學科醫師林宇力也協助申請勞保傷病給付,讓她安心復健並重返熱愛的職場。 2025/05/01 12:52 生活 醫藥
健保5/1擴大預立醫療諮商給付!增2對象 180萬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為尊重病人醫療自主,衛福部自今日(5/1)起擴大「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健保給付對象,新增「65歲以上重大傷病病人」,以及「全民健保家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健保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之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病人」之對象,預估約180萬人受惠,並放寬門診亦可申報。 2025/05/01 10:19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