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三越氣爆|第三場特販會登場! 實體+網路同步上路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2月13日發生重大氣爆事件,停業至今超過兩月,為提供員工繼續就業及顧客服務機會,以實際行動展現「真心感謝」與「不間斷服務」的承諾,第三場特販會將在本周日(20日)台中世貿二館登場,2000坪的活動空間將匯聚78家話題品牌,線上購物節亦同步展開,包括150個達人商店品牌館、3000個以上明星商品,新光三越整建修復計畫也在加速進行,期望能盡快與顧客在更舒適、最熟悉的購物環境重聚。 2025/04/18 15:31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綠燈停車遇警卻加速闖紅燈!酒駕男下秒自撞分隔島 車輛起火還慘吞20萬罰單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高雄簡姓男子今天凌晨駕車行經在仁武區八德南路與京富路口時,停在綠燈號誌前不走,引來巡邏警關注示意盤查,但他反倒加速竄逃,一路蛇行、闖紅燈危險駕駛,直到自撞分隔島後才該乖乖受檢,結果酒測值每公升0.35毫克超標,除依公共危險罪送辦外,最重還恐挨罰20萬8200元罰鍰。 2025/04/17 12:27 社會 突發現場
台南科技執法|年開7.4萬罰單削上億!5大魔王地點曝 這處1天舉發30件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科技執法上路以來,台南市共設置68處科技執法,2024年取締近7萬4千件,不只市庫進帳上億元罰鍰,肇事率也明顯下降,其中取締件數最多的北區中華北路與觀海橋路口,去年取締1萬840件違規,平均一天就30件,不過去年死亡車禍掛零,交通事故從71件下滑至58件,顯現交通安全成效。 2025/03/26 11:55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擺脫行人地獄!嘉義市推行AI路口 首創行穿線崁燈條、動態警示顧交安 【記者王志弘/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推行智慧安全路口計畫,導入最先進的AI科技助力交安,例如全國首創在行穿線崁入LED提示燈條,強化人車警覺,在無號誌路口則動態警示牌,減少潛在碰撞事故,確保車流順暢也能保障行人安全。已在14處路口試辦,預計4月7日正式啟用。 2025/03/19 18:37 生活 地方大小事 交通
有片|衰遇鬼切!重機騎士摔車騰空翻2圈 手腳骨折慘住院過年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高雄一名21歲男子,昨日騎著紅牌重機行經鼓山三路,對向轎車未過路口就突然越線左轉,他煞車不及當場撞上,騰空翻了2圈落地,幸無生命危險,但手腳骨折,恐在醫院過年。 2025/01/28 14:47 社會 突發現場
萬年老梗永流傳!網傳1/20起交通裁罰新規「是假的」交通部5大闢謠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近期網路流傳1/20起交通裁罰新規定,包含紅燈越線罰900元、紅燈右轉罰5,400元、闖紅燈調為3,600元至7,200元、超速調為6,000元加每超速1公里加罰100元及超速違規勸導值降為5公里等訊息,交通部強調,均屬網路謠言,該部近期並無修正相關加重處罰規定。 2025/01/15 17:20 生活 交通
和平新生天橋為何要拆?蔣萬安在堅持什麼 北市交通局不忍全說了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 台北市唯一有頂蓋、已有42年歷史的人行陸橋「和平新生天橋」驚傳即將拆除,引發部分民眾反彈希望保留珍貴城市記憶,甚至串聯簽署聯署書抗議,但台北市長蔣萬安態度仍未鬆動,直言「對的事情要堅持,不要騎驢找馬」。北市交通局也再針對評估拆除補充說明,稱該天橋式結構老舊的公共設施物,對市容天際線景觀有阻礙,同時使用率僅10%,拆除後可降低右轉事故。 2024/11/06 01:00 政治 首都風雲
有片|高雄2線2星警官酒駕飄移!酒測值逼近1 警局開鍘「二大過免職」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高雄市湖內警分局1名2線2星警官,25日凌晨被查獲酒駕。消息昨天曝光後,警局原處分一大過並調地,今天開會從重研議予以二大過免職,分局長、防治組長連帶處分。 2024/10/28 12:04 社會
賴士葆斑馬線切西瓜撞傷2女 李孟諺:請各縣市注意加強路口照明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7/9)晚間開車行經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時,綠燈左轉未停讓斑馬線上的路人,造成兩名女子受傷送醫,事後賴道歉並稱是天色昏暗、A柱死角所致,但從曝光的現場照、賴行車記錄器,網友認為是隔熱紙貼太黑,也被挖出他去年才喊「行人地獄」卻釀禍,對此,交通部長李孟諺表示,各個路口的照明會請各縣市政府特別要注意照明的加強,現在對路口的改善,鎖定全國799處,依肇事的路口做相關的設施改善,包含人行穿越線的退縮、設庇護島。 2024/07/10 11:28 生活
行人地獄+1!新北小貨車恍神闖紅燈 她過馬路被撞飛瞬間曝光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行人地獄再加1!新北市三重區環河北路、吉祥街口,昨(1)日深夜發生行人過馬路事故,22歲徐姓男子駕駛小貨車,疑因疲勞恍神,不僅闖紅燈,還撞倒正走在行人穿越線上過馬路的37歲謝姓女子,造成謝女頭部挫傷、上顎骨折,所幸傷勢並未危及生命,詳細肇事原因及賠償責任歸屬,則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2024/07/02 18:47 社會 突發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