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女童獲神眷!小二腦中風用光醫院備藥 復健1年重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安安因十個月大時從床上跌落顱內出血,意外確診第十三凝血因子缺乏症,全家展開長期抗戰,媽媽寫了兩年的信給衛福部,爭取到濃縮製劑納入健保。然而最難熬的是兩年前,小二的安安突然腦中風,住院21天用光醫院備藥,一年多的復健努力重新學走路、拿湯匙吃飯,如今可以跑步、正常上學,讓一家人感恩被神眷顧。 2025/04/19 18:19 生活 醫藥
台股綠到發寒!患者上門求醫 慘到想捐精、包皮換營養金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川普關稅引爆全球股災,台股昨(7日)血流成河,收盤殺2065點史上最慘,逾1700檔股票跌停。泌尿科醫師戴定恩透露,昨有患者做包皮、結紮手術時,還問是否可賣包皮或捐精,想賺個營養金,苦哈哈的說「一片綠油油的…不賣點包皮都快沒飯吃了啦!」國內生殖醫療院所指出,捐精營養金8000元,但需符合條件及完成流程後,才能拿到營養金。 2025/04/08 10:30 生活 醫藥
健保30|3首長調漲保費2下台 李明亮、楊志良首曝請辭秘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全民健保1995年上路至今,龐大醫療支出導致入不敷出,成為健保永續的最大考驗。30年來僅調漲過3次保費,分別在前衛生署長李明亮、楊志良和陳時中任內調漲,每次調漲都引發政治和社會風暴,李明亮和楊志良也都在調漲後辭職,僅陳時中調漲保費時,正逢covid19疫情而未在壓力中下台負責。 2025/03/01 07:50 生活 醫藥
天冷易流鼻血!4招加強鼻腔保濕 耳悶又鼻塞當心鼻咽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冬天鼻過敏患者、血壓較高者、室內使用暖氣都容易發生流鼻血,醫師建議,可戴口罩或在鼻孔周圍塗抹凡士林、抗生素藥膏或使用食鹽水噴霧來加強鼻腔保濕;高血壓者避免暴怒、飲酒、過勞或吃過於辛辣、重鹹食物。不過,若流鼻血又耳朵悶塞、鼻塞越來越嚴重,要特別小心是鼻咽癌。 2025/01/23 14:22 生活 醫藥
疫情或戰爭易缺血液製劑!免疫疾病需求增 拚100%國血供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免疫球蛋白是很重要的血液製劑,各國在疫情或戰爭爆發時都會管控出口,且國人血液做成的製劑保護力更好,因此,食品藥物管署增加2025-2026年血液製劑預估需求量,目前國血製成的免疫球蛋白僅能供應一半使用量,希望達到100%供應。免疫球蛋白之所以臨床需求增加,主因適用此治療的疾病變多。 2025/01/04 17:31 生活 醫藥
健保總額協商14小時破局!兩案併陳送衛福部決定 免漲保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5年健保總額歷經14小時協商,結果僅牙醫門診、中醫門診總額及門診透析服務有共識,醫院和西醫基層總額均破局。健保會今日(9/27)表示,最後將兩案併陳報請衛福部核定,其中付費者方案成長率4.605%、約9207.5億元,醫界方案成長率5.171%、約9257.3億元,安全準備金都超過1.18個月,無須調漲健保費。 2024/09/27 16:58 生活 醫藥
林美秀「患血友病」暴瘦7公斤 「先天後天」差異曝!重症醫:很罕見 【盧麗蓮/綜合報導】藝人林美秀今天慶祝57歲生日,選在生日當天宣布推出首張專輯,但也自爆1個月就瘦了7公斤,就醫發現是罹患「後天性血友病」。重症醫師陳志金指出,後天性血友病很罕見,每年每百萬人約只有1.5人被診斷,診斷上也非常的困難。 2024/06/06 16:49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