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少子化!聽障夫妻不孕8年 靠AI試管技術喜迎健康姐弟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對歷經8年不孕的聽障夫妻經求助茂盛醫院,透過「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嬰兒技術」,成功誕下健康姐弟,這對夫妻就醫3年期間,透過比手畫腳、筆談方式與醫師溝通,獲政府補助接受兩次試管療程,大幅減輕經濟壓力,在4月兒童節前夕,他們一家四口受邀參加寶寶慶生會,向醫護團隊表達深摯感謝;茂生醫院院長李茂盛表示,國內少子化已成為國安問題,希望透過聽障夫妻積極「求生」案例,鼓勵年輕夫妻增產報國。 2025/04/01 12:41 生活 醫藥
不只精舍命案!「心靈課程」搔癢命不准笑還強灌胃散 害信徒嘔吐抽搐亡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一名蔡姓女會計到北市四維路某精舍學佛,卻遭凌虐致死,台北地檢署查出,蔡女因得罪自稱「上師」的作家王薀,遭王薀每天逼做大禮拜4、500次,命信眾互罵、背著對方行走、在地打滾,甚至助跑起跳摸天花板的燈等離譜酷刑,蔡女因長期受虐慘死,檢方今起訴王薀、信徒李威等13人。事實上,過去也有心靈成長或宗教課程鬧出人命,創佛舞聞名的「莊圓大師」張莊圓,以排解負面能量為由,對一名蕭姓女信徒綑綁搔癢、命令不准笑,還畫臉、甚至強行灌食張國周胃散加烏醋,導致蕭女喪命,最終遭判刑定讞。 2025/03/06 17:34 社會 法庭
慢性胃炎患者注意!3大健康食物反讓胃更糟 醫推薦這樣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穀類、高纖蔬菜、堅果通常被認為有益健康,但慢性胃炎患者因為胃黏膜受損、胃酸分泌異常、胃排空延遲等問題,這些食物反而增加胃部負擔,甚至加重症狀,影響修復。醫師建議,慢性胃炎患者應選擇質地較軟、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例如白米、白粥、燉煮軟爛的蔬菜、低脂蛋白質如瘦肉、魚類。 2025/03/02 11:00 生活 醫藥
反覆胃痛光吃成藥慘了!輕忽幽門桿菌 害他變萎縮性胃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反覆胃痛別只吃胃藥舒緩,一名40多歲電子公司高階主管2年前就診斷出慢性胃炎並發現幽門桿菌感染,卻未定期回診治療,照樣抽菸喝酒、重口味飲食,胃痛時就吃胃藥,直到胃悶、發脹不舒服愈來愈頻繁而就醫,檢查後確認罹患萎縮性胃炎。 2025/02/28 12:12 生活 醫藥
不只精舍出人命!「佛舞大師」搔癢+胃散特調害死信徒 辯:排負面能量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一名蔡姓女子到北市四維路某精舍學佛,卻疑遭虐打致死,台北地檢署偵辦此案,陸續將精舍吳姓女住持及信眾李姓男子、姜姓女子及佛學作家王蕰收押禁見,持續追查犯案過程和動機。然而過去也曾發生宗教信仰鬧出人命的案例,包括日月明功教主陳巧明聯手虐死黃姓女信徒的兒子、以及自創佛舞聞名的「莊圓大師」張莊圓,以排解負面能量為由,先對女信徒搔癢、畫臉,接著強行灌食蕭姓信徒胃散加烏醋,導致信徒喪命,陳巧明和張莊圓都已遭判刑定讞。 2025/01/15 15:30 社會 法庭
耶誕「熱紅酒」6香料曝光 中醫:溫經通絡!這症狀別多喝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隨著天氣轉令,耶誕節氣氛漸濃,應景飲品「熱紅酒」近年也成為流行。中醫師王大元分析,熱紅酒加入數種香料熬煮,大多屬辛溫發散,溫經通絡能暖中散寒,提醒喝太多會發胖,「有胃食道逆流的人也不能過量」。 2024/12/25 10:05 生活 食尚
15歲少年大腸癌!「愛運動、無家族病史」一檢查已4期 【盧麗蓮/綜合報導】大腸癌年輕化,苗栗一名15歲少年因持續腹脹不適就醫,竟查出已是大腸癌第四期。該名少年愛運動、未特別偏好油炸食物,家族無癌症病史,確診罹癌令家屬、醫師十分詫異。醫師提醒,若出現便祕、腹瀉、排便頻率改變、體重突然減輕、排氣困難等問題,建議盡速就醫,及早發現狀況。 2024/12/24 16:00 生活 醫藥
少女打嗝脹氣 醫師檢查嚇到:超過20顆!全是強烈癌化風險 【盧麗蓮/綜合報導】一名20歲女子因常胃痛、打嗝進行大腸鏡檢查,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竟在裡面發現超過20顆息肉,而且每一顆都是又大又扁平,全部都是一種有強烈癌化風險的鋸齒狀息肉,讓他驚呼「我真的嚇到了。」 2024/12/24 09:50 生活 醫藥
微醺耶誕「熱紅酒」熬製香料曝光 中醫曝療效!「這症狀」別喝過量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隨著天氣轉令,耶誕節氣氛漸濃,應景飲品「熱紅酒」近年也成為流行。中醫師王大元分析,熱紅酒加入數種香料熬煮,大多屬辛溫發散,溫經通絡能暖中散寒,提醒喝太多會發胖,「有胃食道逆流的人也不能過量」。 2024/12/13 06:30 生活
冬天吃麻辣鍋更易腸胃不適!醫師解密 授4招吃完不傷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人愛吃火鍋,不過消化功能在冬天相對減弱,醫師提醒,麻辣火鍋的辣椒素和花椒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腸道蠕動,導致胃發炎、胃潰瘍、腹瀉或腸道痙攣,鍋底含大量動物油脂,容易在胃中滯留導致消化不良、腹脹和胃酸逆流,建議增加蔬菜比例、選擇鴛鴦鍋搭配清淡湯底、別喝冰飲解辣、飯後散步。 2024/11/17 11:3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