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吳欣盈反擊!討「臍帶血四寶」被指索1500萬 批超基因生技兩面手法抹黑

吳欣盈反擊!討「臍帶血四寶」被指索1500萬 批超基因生技兩面手法抹黑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新光公主」吳欣盈2023年與比利時男爵雷諾生下一子, 委託超基因生技公司儲存臍帶血,但她去年底提起終止委任關係訴訟,要求超基因返還四寶(臍帶血、臍帶、羊膜、胎盤四寶),台北地院昨開庭審理,超基因強調幹細胞從原始組織分離後,原始組織就無法保留,無法返還,並指吳欣盈只支付2萬元訂金,協商過程卻要求超基因免費提供價值1500萬元的產品。對此吳欣盈今發聲明反擊,強調是超基因發生醫療事故後,免除她應付費用,卻誣指她沒付款,且她從未索賠1500萬元,是超基因主動提出500萬元的產品及服務及捐贈1000萬元公益金和解,同時要她無償擔任3年代言人,她拒代言而和解破局,批超基因玩兩面手法。
吳欣盈提告討「臍帶血4寶」!超基因生技:強人所難 控她付2萬索1500萬

吳欣盈提告討「臍帶血4寶」!超基因生技:強人所難 控她付2萬索1500萬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新光公主」吳欣盈2023年2月與比利時男爵雷諾生下一子,她產前委託超基因生技公司儲存幹細胞,產後由該公司從「四寶(臍帶血、臍帶、羊膜、胎盤)分離提取幹細胞、間質幹細胞後保存,但事後吳欣盈提起終止委任關係訴訟,要求生技公司返還四寶及種源幹細胞,該公司認為強人所難,且四寶已不存在。此案今下午3時在台北地院開庭辯論,開庭前,超基因的委任律師爆料說,吳欣盈一共只支付2萬元訂金,卻在協商糾紛過程中,要求超基因免費提供價值1500萬元的產品。
台灣全年受隱形威脅 新生兒染RSV死亡率為流感5倍

台灣全年受隱形威脅 新生兒染RSV死亡率為流感5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全年皆流行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造成嬰幼兒和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因,研究顯示,新生兒感染RSV急診與住院率為流感的16倍,死亡率是流感的5倍,長者感染併發肺炎的預後差,目前RSV並無特效藥,只能靠自身抵抗力或藥物幫助緩和症狀,因此預防感染相當重要。
全球1/5新生兒受空污所害 居家5招守護腦部發育黃金期

全球1/5新生兒受空污所害 居家5招守護腦部發育黃金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約五分之一新生兒健康問題由空氣污染引起,公衛學者和醫師表示,PM2.5細懸浮微粒會透過母親血液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智力發展,新生兒的腦部、肺部及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但每天90%時間在室內活動,建議遵循無香、無煙、無塵、控濕、少絨毛等五原則減少室內空污。
陳菁徽專訪|首揭3刺青!「維持心跳的原因」 三寶媽險摘子宮要拚第4胎

陳菁徽專訪|首揭3刺青!「維持心跳的原因」 三寶媽險摘子宮要拚第4胎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陳菁徽醫師背景出身,在立法院形象專業卻略帶距離感,不過私底下的她,其實也有「反差萌」。接受《知新聞》專訪這天,她首度展露身上的三個刺青,小露香肩。她說刺青意象是三個兒子,「我把三個小孩的名字畫成心電圖,表示他們是我維持心跳的原因」,此刻的陳菁徽滿懷笑意,但誰能料想到,作為婦產科醫師,上天卻開了一個玩笑,懷第二、三胎時多次流產,甚至曾因「葡萄胎」一度險些摘掉子宮,幸好最終順利成為「三寶媽」。
差12天早產雙胞胎回娘家!疫情間奇蹟 爸媽笑忘一切辛苦

差12天早產雙胞胎回娘家!疫情間奇蹟 爸媽笑忘一切辛苦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說不辛苦是騙人的,光是氧氣瓶要補充交換就是一趟奔波」,爸媽回想三年前小花貓和小牛姊妹出生時體重均不到1千公克,分別住院4個月和3個月,2歲時生長發育終於趕上標準值,現在活潑的小花貓爬上爬下,小牛愛說話和唱歌,姊妹倆一刻都停不下來,夫妻倆笑說「一切辛苦都忘記了」。
15-24歲染梅毒大增2成!男嬰遭母傳染 出生2個月確診

15-24歲染梅毒大增2成!男嬰遭母傳染 出生2個月確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增今年第2例先天性梅毒,個案為2個月大男嬰,今年六月上旬發燒至40°C就醫,且皮膚紅疹、色素沉著及四肢出現骨質異常,案父及案母抽血檢驗梅毒均為陽性,一家3口治療中。案母於孕期第12週、第32週定期產檢,梅毒檢驗皆為陰性,推測是懷孕32週後至生產前感染,無法確定感染源是父或母。
張學友染RSV取消演唱會!呼吸道收縮 重開唱得等1個月

張學友染RSV取消演唱會!呼吸道收縮 重開唱得等1個月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歌神張學友近期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今日(6/7)在台灣第四場卻在演出前緊急取消,原因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科醫師表示,RSV好發於嬰幼兒和60歲以上長者,感染後會導致呼吸道收縮出現喘鳴,影響肺活量,因此可能要一個月後才有辦法再辦演唱會,若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共病,更要小心呼吸衰竭。
再生醫療法三讀|掌握四大重點 禁止胎兒提供細胞

再生醫療法三讀|掌握四大重點 禁止胎兒提供細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歷經六年,《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終於在2024年6月4日通過立法院三讀,提供病人新的治療選擇,同時促進再生醫療產業發展,主要有四大重點。不過病人也必須了解,再生醫療目前沒有明確療效,不能取代正規治療,只能做為輔助,加上費用高昂,須與醫師充分討論再決定。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