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觀察|台灣人瘋和牛!日本人對和牛望之卻步 【專欄/吳連富】近年台灣萬物齊漲,而在日本生活的許多消費者於超市購物同樣感嘆:米、蔬菜和咖啡的價格持續上漲,牛肉也不例外。隨著物價高漲,越來越多人開始精打細算,節省開支的潮流正引發一系列市場變化,值得觀察的是日本燒肉店的破產數量,呈現上升趨勢,高價和牛需求減少中,反倒進口牛肉價揚,對許多日本「和牛控」的台灣人而言,你花大錢吃的和牛是真的和牛嗎?這些不對稱訊息是否也該揭露。 2025/03/12 09:07 財經 趨勢大師
吃鍋小心12地雷食材不傷腎 醫大推鍋底加白蘿蔔、冬瓜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天冷吃火鍋避開12地雷,暖身不傷腎,醫師指出,高鈉、高脂肪、高蛋白質、高鉀、高磷食材均會加重腎臟負擔,建議少吃麻辣鍋、泡菜鍋、肥牛羊肉片、火鍋丸子、香腸、內臟類食材、少喝湯底、沾醬少加花生醬或沙茶醬,每天控制蛋白質總攝取量約2~3個手掌大小的蛋豆魚肉,菠菜、蘑菇、豆類等鉀含量高須適量。 2025/02/01 19:26 生活 醫藥
2025蛇年開運靠2色!蔡上機教風水秘招 想升官求職招財快照做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農曆春節到來,今年適逢歲次乙巳火蛇年,《知新聞》邀請知名命理師蔡上機教讀者開運秘方,蔡上機表示,地球進入九運中的第二運,也就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二星宿,舉凡地球所有屬火的能量、屬土的能量,都會帶來「生氣」及「旺氣」的能量。他建議,生氣可多吃紅色食物、多穿紅色衣服,可在東方擺設鹽燈、發光或有溫度的物件,像是紅色蘭花;旺氣可多吃、多穿黃色食物或衣服,可在西南方擺設天然礦石、陶瓷,泥土種植的活體植栽。 2025/01/29 14:01 生活 知運勢
耶誕大餐熱量排行榜!這1片比鹹酥雞還肥 最邪惡美食是它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天是耶誕節,準備吃耶誕大餐了嗎?營養師高敏敏提醒,一片披薩可能比鹹酥雞、炸薯條還高,享受大餐的同時記得分配熱量,且進食順序、選擇種類很重要,低負擔也可以開心吃! 2024/12/25 16:38 生活
天冷吃對食物暖身不變胖!3招快學 增蛋白質抑制飢餓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天氣寒冷會誘發飢餓感,對於減重族是一大挑戰,中醫師提醒,錯誤節食反而降低新陳代謝效率,加速脂肪堆積,建議提高蛋白質比例搭配堅果、高纖低GI飲食促進排除體內濕氣、善用辛味食材助燃熱量,遵循這3原則不僅保持身體產熱效率且不變胖。 2024/12/13 16:51 生活 醫藥
《麻辣鮮師》林利霏驚爆罹癌!急排刀切腸保命 呼籲必做一事自救 【社會即時中心/綜合報導】現年47歲的女星林利霏,因2001年電視劇《麻辣鮮師》飾演「Gina」角色打開知名度,與演員老公張翰婚後育有一女,昨日她突在社群語重心長發文,建議眾人務必每年一次健康檢查,還驚爆自己罹患大腸癌,這個月就要開刀切掉一段腸子,不過幸好是腸癌第一期、無需化療,呼籲大家照顧好自己身體,祈禱她愛的所有人都平安健康! 2024/12/04 14:52 生活
瘋棒球要忌口!狂嗑啤酒、炸物助威 33歲男成「痛痛人」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灣勇奪12強棒球賽,再度刮起全民棒球熱潮,台中一名33歲許姓土木工程師,雖曾出現關節腫痛問題,但為了緊盯戰況,幫台灣隊加油,不僅大口喝啤酒、吃炸雞,甚至還跟朋友相約吃火鍋狂賀贏球,不料卻發現手指關節跟腳趾長出異物,破了之後還流出白色砂狀物,就醫檢查竟是「痛風石」惹禍,醫師勸他務必要忌口,以免痛到要人命。 2024/11/30 17:17 生活 醫藥
計程車司機變守護者!「老鷹專家」沈錦豐病逝 生命最後1舉動令人敬佩 【盧麗蓮/綜合報導】基隆鳥會理事長沈錦豐致力推動鳥會發展,守護老鷹20多年,也拍攝執導多部生態片,親屬證實他罹患大腸癌,因猛爆性肝炎過世,生命的最後仍心繫老鷹生態,拍攝到最後一刻。主持人陳信聰哀悼,「從計程車司機到守護台灣生態,讓人無比尊敬的環境鬥士。」 2024/11/08 12:01 社會
周四立冬進補!醫提醒這類人切勿補過頭 恐釀發炎、排尿困難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周四(7日)邁入立冬時節,依照傳統當天要補冬,不過罹患三高或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就要小心別進補過頭,醫師表示,當歸鴨、羊肉爐等料理,吃多了容易上火,含酒精的湯頭,容易造成攝護腺發炎,吃太多恐會尿不出來,尤其烹煮時再放海鮮甲殼類的食材提味,湯頭含有高普林,對身體更是一大負擔,曾有一名30多歲男子,進補吃太辣結果尿不出來送急診,檢查發現原來都是進補惹的禍。 2024/11/06 10:39 生活 醫藥
立冬進補注意!辣過頭上火、含酒湯頭惹禍 男子無法解尿送醫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後天11/7週四就是今年冬天第一個節氣「立冬」,國人習慣在立冬時進補,但醫師指出,三高或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卻不適合。泌尿科醫師黃品叡指出,曾有30多歲的男子因進補吃太辣,結果尿不出來送醫,檢查指數都正常,才發現是進補惹禍。 2024/11/05 15:06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