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開幕10天!台南旭集疑爆食物中毒「6人上吐下瀉」 饗賓:全力配合調查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饗賓集團旗下頂級日式Buffet「旭集 和食集錦」,7月9日正式插旗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是台南首間旭集,訂位一位難求!不過才剛開幕10天,卻傳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有一家4口與2名同行友人用餐後,隔天都出現上吐上瀉的情形,對此,台南市衛生局已展開調查,饗賓集團也同步啟動客戶關懷機制,全力配合主管單位調查,釐清問題。 2025/07/19 17:52 生活 醫藥 食尚
去年全台食品中毒1750件!9千多人遭殃 56%查無病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北投國中女子壘球隊疑似食品中毒,因主要出現嘔吐、腹痛、嘴唇發癢、發麻等症狀,沒有腹瀉,專家研判較可能為過敏反應,但沒有吃海鮮,茄子的龍葵鹼非常微量,中毒可能性低,只能期盼環境採檢結果提供線索。不過食藥署統計2024年全台通報1750件食品中毒,56%病因物質不明,33%為諾羅病毒,15%為細菌所致。 2025/07/12 16:21 生活 醫藥
國中女壘隊食物中毒揪禍首 疾管署研判非細菌或病毒性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北投國中女子壘球隊疑似食品中毒,疾病管制署今日(7/11)表示,學生出現的症狀以發癢最多,其他還有手腳麻、胸悶、寒顫、嘔吐,沒有細菌或病毒性食物中毒常見的腹瀉症狀,傾向懷疑是天然毒素或化學性食品中毒。就醫學生現已全數返家休息,無新增中毒個案,食藥署專家臨床調查判斷分析,無傳播或擴大暴露之情事。 2025/07/11 22:10 生活 醫藥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突破103萬人 較去年成長26%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大腸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國民健康署自2025年起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為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實施半年受檢人數突破103萬,較去年同期成長26%,其中女性占6成較男性多。 2025/07/11 10:58 生活 醫藥
台灣年輕大腸癌發生率居全球前三!40歲起篩檢 死亡率降4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40至49歲男女的大腸癌發生率均高居世界前三名,國民健康署自今年將大腸癌篩檢起始年齡從50歲下修至45歲,台大醫院最新研究證實,相較於50歲才開始做糞便潛血檢查,提前自40至49歲間開始篩檢,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23%、死亡率42%,每檢查1548人即可預防一例大腸癌。 2025/07/03 15:31 生活 醫藥
八仙塵爆10年了!黃博煒:用燒光皮的腳逃生 截肢倖存後「我有好好活著」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2015年的八仙塵爆釀成15死、484傷,更改寫許多人的生命故事,今年32歲的黃博煒就是其中一人。他熬過連醫療團隊都不敢樂觀、近乎0%的極低存活率,在雙腳和右手截肢後重新「站起」,也克服接近球場的觸景傷情,現在更是一名「貓奴」;在事發10周年前夕,帶著靠觸控筆敲出9萬多字的著作《但 我想活》,回到當時住了212天搶命的新光醫院演講,想讓醫療人員們知道,「努力沒有白費,我有好好地過生活」。 2025/06/26 10:06 生活 醫藥
台灣年輕腸癌增逾1.5倍 女子半年腹脹像孕婦確診晚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40-49歲大腸癌發生率近年增加超過1.5倍,一名39歲女性半年內肚子大得像孕婦、大便變得稀軟,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腹脹,就醫檢查確診晚期大腸癌。醫師分析肇因除了不良生活作息,吃太多高脂肪、紅肉與加工食品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壞菌釋放有害代謝物引發腸道慢性發炎、黏膜損傷,進而增加瘜肉生成並誘發大腸癌。 2025/06/25 18:18 生活 醫藥
白頭翁入厝築巢!新北動保處籲「別做這動作」 以免觸法挨罰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動保處日前接獲民眾來電詢問,一對白頭翁鳥在其住家陽台盆栽築巢,民眾擔心影響環境衛生,詢問自行移除鳥巢有無違法。對此動保處回應,民眾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獵捕、騷擾或任意處置一般類野生動物,其中包含移除巢穴和幼鳥,否則將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開罰1萬以上5萬以下罰鍰。 2025/06/22 16:30 社會 地方大小事
陳水扁公開切片報告!大腸瘜肉為管狀腺瘤 胃瘜肉切除畫面曝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前總統陳水扁周一(16日)在臉書粉專貼出一張床榻照,他臥病在床、神情痛苦,自曝連日血便,醫師用胃鏡切除8顆瘜肉。切片報告18日出爐,陳水扁說,大腸瘜肉為管狀腺瘤,幸好小於1公分,後續定期追蹤,胃部8顆瘜肉為良性,他鬆了一口氣說「謝天謝地」感謝各界關懷。 2025/06/20 07:47 生活 交通
自曝病床照!陳水扁連日血便 胃鏡切8顆瘜肉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前總統陳水扁今(16日)在臉書粉專貼出一張床榻照,他臥病在床、神情痛苦,自曝連日血便,醫師用胃鏡切除8顆瘜肉,「不是裝睡叫不醒」,正在等待切片報告。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官網指出,血便通常有8種原因,大多數的血便是由各種比較良性的腸胃道疾病所引起。 2025/06/16 12:56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