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2050淨零轉型目標 賴清德:不因時空、地緣政治改變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極端氣候肆虐,總統賴清德今(17日)重申,2050淨零轉型從前總統蔡英文宣示開始,一直都是台灣永續發展的目標,並沒有因為時空轉變或地緣政治的變化有任何改變;台北榮總則從生活細節實踐健康與永續,一大亮點便是導入空瓶回收機,提供兌換忘憂湖魚禽飼料選擇,一個月就回收上萬個寶特瓶、將近1萬顆電池,讓回收不再顯得單調乏味。 2025/08/17 18:43 政治 黨政要聞
沃旭首座供台積電綠電離岸風場 國壽取得大彰化西南風電場優先議價權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國泰金控昨日公告,子公司國泰人壽與國泰電業,取得沃旭能源大彰化西南離岸風電案場釋股優先議約權,實際股權架構待洽談及主管機關核准。沃旭此案場7月也剛與聯貸銀行完成900億元的專案融資,為首座提供台積電綠電的離岸風場。 2025/08/16 13:22 能源
核三重啟公投|AI資料中心耗電如1座城市用量 供電不解決「大廠不敢來了」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8月23日將迎來重啟核三公投,焦點在於是否讓核三廠延役,隨著AI時代來臨,帶動資料中心及半導體廠需求,這些大型運算設施需要龐大的伺服器群與冷卻系統,單一資料中心的耗電量可能相當於一座中小城市的總用電,文大經濟系教授柏雲昌表示,當AI資料中心與半導體製造同時擴張,台灣能源供應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若不提前布局,可能出現供電吃緊;能源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李敏則表示,若不解決電力問題,「大廠可能連來都不來了」。 2025/08/14 11:49 能源
核三重啟公投|為何核能又重獲全球青睞 逾40國支持擴大應用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未來數十年內,隨著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等用電需求急速成長,核能在提供穩定、低碳的電力供應上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際能源總署(IEA)報告指出,預計2025年核能發電量將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核能正重新成為能源焦點。目前已有超過40個國家支持擴大核電應用,並積極推動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SMRs)等新技術發展。相較之下,台灣全面放棄核電,與全球核電復興趨勢形成鮮明對比。以下《知新聞》帶讀者一覽國際核能的最新發展與趨勢。 2025/08/13 12:56 能源
核電歸零90天!核三重啟公投開打 台灣能源危機與挑戰一次看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核三廠2號機在今年5月18日凌晨除役後,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不過,隨著AI熱潮方興未艾,資料中心及半導體用電量龐大,台灣身為全球半導體重鎮,自然也面臨供電挑戰,尤其台灣能源超過90%依賴進口,為避免遭能源鎖喉,核電被視為具有戰略韌性,由民眾黨提出重啟核三公投將於8/23登場,能否讓台灣核電起死回生,成為外界矚目焦點。 2025/08/12 13:17 能源
核三公投辯論3|甘崇緯稱核三廠「劣跡斑斑」 若爆戰爭有3大風險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核三公投即將到來,中選會今下午舉行第3場辯論會,中選會委員陳月端擔任主持人,正反方代表分別為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與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 2025/08/11 21:02 能源
葉宗洸指南部電力依賴中火「中電南送」 台電指不同區域電力相互協助是確保穩定供電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針對7日首場核三重啟公投意見發表會上,清大教授葉宗洸指稱核三除役後,南部電力依賴中部燃煤機組「中電南送」。台電今(9日)回應表示,不同區域電力相互融通協助是為確保穩定供電的常態,僅由片刻狀態做出片面詮釋,無助於正確認知。 2025/08/09 11:44 能源
AI資料中心是吃電怪獸 谷歌將在用電量激增時降低資料中心用電量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根據路透社報導,隨著能源密集型AI 的電力需求超過電力供應,谷歌周一表示,已與兩家美國電力公用事業公司簽署協議,在電網用電需求激增時,降低其AI 數據中心的用電量。 2025/08/05 10:20 能源
呼籲台灣重啟核電 前美國能源部長:民主命運取決於發電能力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台灣即將核三延役公投,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和前美國戰略司令艾里斯30日在《外交事務》撰文,直指台灣高度依賴進口能源是國安問題,呼籲美國協助台灣重啟核電,「台灣民主的命運,可能取決於發電能力。」 2025/07/31 10:47 能源
誰來買單?AI熱潮引爆電力成本飆升 科技和電力公司鬧分歧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各大科技公司為贏得人工智慧(AI)而競相新建或擴充資料中心,並需要大量電力供電,然而此舉卻也引發科技公司與電力公司之間,為了誰應該支付飆升的電力成本而鬧分歧。 2025/07/30 16:02 國際 熱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