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5月新制!居家血液透析納給付 首度給付食品嘉惠早產兒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5月新制上路!除了急診改善方案,還有6項值得關注,包括例假日和夜間接生給付加成、居家血液透析比照醫院透析給付、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放寬給付對象、首度給付早產兒母乳補充食品、基層診所護理人員調薪、術後加速康復計畫(ERAS)擴大試辦對象。 2025/03/27 22:15 生活 醫藥
本季流感死亡最幼齒!未滿十歲童壞死性腦病變 搶救一週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8.1萬多人次,為近十個流感季同期最高,上週新增一名本季流感死亡年齡最小個案,個案是未滿十歲男童,一月中旬發燒、咳嗽有痰、流鼻水,隔天高燒逾40度、意識不清、呼吸困難,急診檢驗是A型流感,因流感併發壞死性腦病變,住院一週後過世。 2025/02/11 15:30 生活 醫藥
4月嬰顱骨骨折亡!父辯「臘腸狗咬的」駭人真相曝 夫妻遭判囚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新北市一名4個月大的王姓男嬰於2022年6月6日被父母送醫急救,但因顱骨骨折休克死亡,醫護人員發現男嬰渾身有新、舊傷,檢警獲報查出雞肉販王父疑因新冠疫情影響生意,經濟窘困心情欠佳,屢對男嬰施暴。王父辯稱男嬰可能是被家中飼養的臘腸狗咬傷,或是被1歲3個月大、10公斤的姊姊壓傷,但法官不信,認定王父以不明物體虐打兒子頭部害命,一審士林地院依傷害兒童致死罪判王男10年徒刑,而王妻明知丈夫施暴卻未阻止,被依過失致死罪判刑2年。 2025/02/07 15:21 社會 法庭
過年出國!小心「七毒」病魔 蛇年春節防毒措施一次看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金蛇年農曆新年期間出國旅遊,恐面臨多種傳染病威脅!包括流感、新冠、麻疹、人類間質肺炎(hMP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微小病毒B19及肺炎黴漿菌。醫師提醒,為了有效預防這些疾病,建議提前至少兩週接種相關疫苗,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如老年人、兒童、孕婦和慢性病患者。另外,注重個人防護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擁擠場所,並以酒精消毒對抗部分病毒(如流感和新冠),做到「免毒」出行。 2025/01/28 00:00 生活 醫藥
心臟名醫傅雲慶接掌臺中榮總!續寫醫療傳奇 幽默稱:別喊「傅院長」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中部唯一的國家級醫學中心臺中榮民總醫院,原院長陳適安屆齡退休,由副院長、心臟科名醫傅雲慶榮陞接任,並在今天(16日)上午舉辦交接典禮,傅雲慶感謝前院長陳適安帶領中榮乘風破浪屢創新高,更登上世界百大智慧醫院的行列,寫下台灣醫療史傳奇的一頁,他也指出,臺中榮總最大的資產就是優秀的人才,「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得很遠」未來將與醫院同仁攜手同心、同舟共濟,實現中榮成為國際一流醫院的願景。 2025/01/16 16:23 生活 醫藥
我國最小新冠重症 未滿6月早產兒雙腳腫脹、發燒確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日本和泰國近期新冠肺炎病例數呈上升趨勢,國內上週雖然僅新增10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卻出現我國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年紀最小的重症個案,一名出生未滿6個月早產兒,先出現雙腳腫脹,隨後發燒、呼吸急促,快篩確診新冠肺炎,收住加護病房一週,目前症狀相對穩定,持續在加護病房治療。 2025/01/14 19:49 生活 醫藥
健保擴大給付延緩洗腎 15.3萬慢性腎臟病友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今日(12/21)公布多項藥品擴增給付,主要有三大重點,一、SGLT2 抑制劑擴增給付慢性腎臟病、慢性心衰竭病人,控制血糖並延緩洗腎;二、骨鬆治療藥物不再僅限給付脊椎骨折,擴增到四肢骨折;三、免疫療法可用於擴散期小細胞肺癌、肝癌及膽道癌,總計約30.5萬人受惠。 2024/12/21 15:02 生活 醫藥
840克掌心寶貝!輔大醫院接生30周早產兒 照護2月順利出院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守護840克掌心寶貝健康出院!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日前接生一名僅30周、體重只有840公克的早產兒。她一出生就面臨肺部不成熟,所造成呼吸窘迫症候群,導致有呼吸喘及血氧不穩定狀況,經團隊細心照護並給予正壓呼吸支持穩定下來,體重也從840克增加到2520克,日前已順利出院。 2024/11/06 19:49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健保新突破救早產兒!兩款適應症外藥物 明年2月納給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早產兒出生率逐年攀升,為了接軌國際讓孩子得到最好的醫療品質,健保署做出新突破,針對治療早產兒常見併發症的三款藥物,前兩款已請醫學會根據國際指引或研究提出建議,今年12月送共擬會審查,若通過最快於明年二月起健保給付,第三款則已找到藥商願意提出申請健保給付。 2024/11/06 18:48 生活 醫藥
暖化增加早產!懷孕晚期暴露最低溫 每升1°C風險高6%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反聖嬰年降溫」抵不過暖化,前氣象局局長鄭明典秀數據指出,今年整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篤定又要創新紀錄。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懷孕晚期暴露的最低溫度越高,平均每上升1°C的早產風險高約6%,出生體重約減少6.53克,若夏天生產其高溫負面影響尤甚。 2024/11/02 12:4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