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ASML員工傳遭霸凌陳屍無塵室 同事發起獻花悼念「等一個回應」 【財經中心、林志青/台北報導】桃園華亞科技園區在4月15日驚傳一起男性員工陳屍無塵室案件。經查發生在知名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艾司摩爾)廠區,外傳該名員工因遭受霸凌而發生不幸事件,此事也引發該公司員工群情激憤,並主動發起獻花悼念儀式。不過,ASML並未證實霸凌事件,僅表示目前檢警仍在調查中,靜待調查結果而定。 2025/04/18 19:17 財經 產業脈動
AI也難逃被PUA!只要你「這樣做」 人工智慧表現更賣力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隨著生成式AI人工智慧的高速進展,使用ChatGPT、Gemini、claude AI或Deepseek等大型語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來作為生活應用抑或是工作輔助,已經相當普遍,但AI的答覆與回應內容是否足夠詳盡,牽涉因素相當廣泛。不過近期有人發現,AI人工智慧疑似也可以被「PUA」(操弄、控制、情緒勒索)?只要稱讚另一種LLM、或用激將法,那麼你使用的AI就會更賣力! 2025/04/18 19:17 生活
交通運輸業專案勞檢去年開罰1113萬元 客運、公車近4成違法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勞動部職安署歷年都有針對交通運輸業,進行專案勞檢。去年專案勞檢1200場,違法有197件,共開罰1113萬元,其中,包含國道客運、市區公車的「汽車客運業」處分率最高,更從前年的31.4%,上升至去年39.29%,常見違法情況包含輪班之間沒有足夠休息時間、超時工作,以及沒給加班費等。 2025/04/18 17:48 生活 職場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推「健康長壽」計畫 與日本熊本大學及菊陽町締結三方合作協議 【蕭文康/台北報導】面對全球人口高齡化浪潮,如何讓高齡者「活得久,也活得健康」,成為各國社會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台積電慈善基金會長期關注長輩健康課題,於4月17日及18日攜手在陽明交通大學林奇宏校長、關渡醫 院陳亮恭院長陪同下,再次前往日本JASM台積電熊本廠座落的菊陽町,延續2024年交流的「企業×醫院 /大學×社區」三角公益模式,更進一步與熊本大學及菊陽町舉行三方簽約儀式,締結「健康長壽」計畫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2025/04/18 15:56 財經 產業脈動
文化大學無人機馳援陽明山大火 空拍助判斷火勢、紀錄災後地貌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4/14發生火燒山意外,文化大學今(18)日表示,該校地理系無人機團隊近日應邀,投入救災與災後調查工作,在火勢未完全控制前,就以空拍、熱感測監控,協助判斷火勢走向,並支援直升機灑水作業,後續也進行災後空拍地形測量與地貌變化紀錄,提供災損評估、環境復育的資料。 2025/04/18 15:05 生活 文教
大學性平課程不足、性平會無專職人員 學生團體籲教育部協助各校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今(18)日在4/20性平教育日前夕,公布針對大學性平課程開設、性平會組成和量能等的調查結果。調查指出,許多大學性平通識課不足,像彰師大全校只有1門,另外,校內性平會則有查不到委員名單、遴選標準無從得知,還有缺乏性平會專職承辦人等。 2025/04/18 14:29 生活 文教
今夏新冠疫情恐再升溫 80萬人快打第二劑JN.1疫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4年夏天全球迎來一波新冠疫情高峰,台灣的新冠死亡率甚至在7月攀升至全年最高點,顯示新冠病毒威脅不再侷限秋冬季節,專家預警,今年夏季可能再出現一波疫情,4月8日已開放三大族群接種第二劑JN.1新冠疫苗,預估6月底前約有80萬人符合接種資格,呼籲在疫情達高峰前建立足夠保護力。 2025/04/18 11:56 生活 醫藥
「媽祖生」撞復活節!又逢穀雨 中西合併開運「兔走青龍位」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年復活節適逢4月20日,恰與春季最後節氣穀雨同一天,當天也是「媽祖生」,中西節日(氣)恰巧撞同一天。命理師分享開運方法,只要生米或一朵白色百合花,就能財運大開、淨化又轉運。(註:知新聞貼心提醒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2025/04/18 11:51 生活 知運勢
現場片|幽靈連署燒到高雄!檢調搜「高雄雙罷劫」 調查員遭嗆:綠色恐怖 【記者王志弘、蘇柏銓/高雄報導】全國檢調動起來偵辦罷免連署涉偽造案,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4人昨天被聲押,引發黨主席朱立倫帶頭陳抗怒批「司法追殺」。主導罷免綠委許智傑、黃捷的「高雄雙罷劫」領銜人,今天也傳出遭搜索,檢調對此暫無回應。 2025/04/18 11:37 社會 突發現場
性侵殘殺馬國女大生!梁育誌死刑撤銷 最高法院:有教化可能?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惡狼梁育誌2020年10月28日晚間埋伏在高架鐵路下方便道暗處,以兇殘手法性侵殺害一名在台南某大學讀書的馬來西亞籍女學生,還搶走她手機等財物,棄屍高雄山區,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更一審今年一月依強制性交殺人罪判死刑,當時一名資深法官向《知新聞》指出,由於大法官釋憲拉高死刑門檻等因素,要將梁男判死定讞機率不高,仍有許多變數。最高法院昨撤銷梁男死刑判決,發回更審,主要理由之一是應查明梁男是否有矯正、教化可能。 2025/04/18 11:00 社會 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