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難取代2種工作 台大醫院長:能被信任且有想像力免驚失業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之一「AI教父」辛頓指出未來很多工作會消失,許多人擔心被AI搶魬碗,不過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認為,「能夠被信任而有想像力的工作」是不會消失的,這大概是機器人無法取代,另一個不會消失的是宗教,因為宗教提供希望、愛跟未來。 2025/06/28 19:06 生活 醫藥
連醫師的最後一堂課「不想變形離開」 愛女憶台大安寧終點前20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爸是一個要瀟灑、要帥氣的人」,演奏家兼作家連純慧談起父親,這位面對惡疾時對自己寬容、也對家人溫柔的「連醫師」,眼神中是同樣的柔軟;爸爸長期在自己的中醫診所宣導安寧緩和與器官捐贈等議題,死亡也從不是成長過程中的禁忌話題,父親曾說,如果有一天面對惡疾就不要再急救、「一根管都不准上」,所以他台大安寧病房最後10天自己決定自然停止進食,走的前一天還洗了一次澡,「像他自己想要的,漂漂亮亮、乾乾淨淨的。」 2025/06/26 20:16 生活 醫藥
台大醫院安寧病房陪上萬家庭走過「人生尾路」 非癌病人使用率低仍有2點待突破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大醫院創院邁入130年,更是首家設立緩和醫療病房的公立醫院,迄今已陪伴超過一萬個家庭,走過人生最後一段充滿愛與尊嚴的道路;不過目前失智、肝硬化等「非癌病人」的臨終前安寧療護利⽤率仍低,是需要進一步努力的對象,包括其他科別的醫師界定何謂「末期」,以及家屬的觀念接受度等。 2025/06/26 13:00 生活 醫藥
人終究難逃一死 吳明賢談善終:預立醫囑並非放棄急救權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人終究難逃一死,「生死兩相安」可謂是最佳境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認為,目前的社會氛圍對於死亡話題,多半仍寄託於信仰,非相關領域的醫師也可能怕被病人認為「觸霉頭」,而較少主動談及,進而反應在不到1%的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率,應透過正確的善終教育傳達,緩和醫療並非一需要急救就啟動,而需要符合非常多的前提。 2025/06/15 20:32 生活 醫藥
台灣逾1萬人等待器官移植 每天3.3人因等不到而離世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擁有器官移植的先進醫療,卻與全球各國一樣面臨器官來源不足的問題。截至今年5月,全國仍有超過一萬人等待器官移植,等候人數前三名的器官組織類別分別為腎臟(約78.5%)、眼角膜(約8.8%)及肝臟(約7.9%),平均每天有3.3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失去生命。 2025/06/14 18:11 生活 醫藥
慶祝警察節|破百人跨境電信詐欺案獲頒模範警察 刑事局表揚揭重點工作 【記者曾伯愷/台北報導】警政署刑事局今天舉辦615警察節慶祝大會,由刑事局長周幼偉主持,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蒞臨共襄盛舉。會中除就陞職及初任警察官人員授階外,也針對模範警察、鑑識楷模進行頒獎。刑事局長周幼偉致詞表示,現在重點工作仍是打擊「黑、金、槍、毒、詐」,而打詐更是全民關注焦點,期勉警務人員要積極溯源,力求打擊犯罪核心。 2025/06/09 19:25 社會
北捷驚見聲樂女嗨唱!乘客傻眼直呼「快升天」 北捷:最高可罰7500元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捷運上女子引吭高歌引人側目,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社群網友發布影片,搭乘台北捷運時遇到一名女乘客,在車廂內播放歌曲並高聲嗨唱聲樂,讓同車廂乘客感到不適。據Threads網友指出,這起事件發生在週日(6月1日)的板南線列車上,該名女子與一名男性依偎在座位上,至少從忠孝復興站一路唱到新埔站,誇張行徑讓原PO直呼「感覺快升天了」。 2025/06/07 10:23 生活
年初「釘孤枝」賴清德!綠創黨元老林正杰肺腺癌逝 享壽73歲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進黨創始黨員「街頭小霸王」林正杰,今年初曾參與民眾黨「釘孤枝」活動,抗議綠色威權,甚揚言到地檢署放火。傳出林正杰今過世,其子女晚間在臉書證實,父親8年前確診肺腺癌,今凌晨於台東馬偕醫院安詳辭世,享壽73歲。 2025/06/03 19:54 政治 黨政要聞
有片|地藏庵遶境!25小時放炮、音樂轟炸擾民 違規者慘了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聖誕遶境」本月26、27兩天舉行暗訪、日巡遶境活動。3條路線各路陣頭、紅壇、案桌,兩天25小時部分信眾無視法規及勸告,從早到凌晨放炮、音樂轟炸民眾,引發不少抱怨。對此,新莊警方、消防局、環保局表示,全程派員在場監控、交管並錄影蒐證,部分違規事實明確,皆依法告發。 2025/05/28 20:28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女網友發文爆「陳菊走了?」遭送辦 法院裁定不罰!原因曝光 【社會即時中心/高雄報導】監察院長陳菊去年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腎臟腫瘤手術,出院前夕突發生腦血管栓塞,緊急手術處置。4月22日晚間,一名陳姓女網友於PTT以標題「陳菊走了?」發文,內文提及「剛剛脆有人爆料,陳菊剛剛過世了??真的假的??」,引發譁然,高醫大緊急駁斥「不是事實」,警方也火速逮捕發文的陳女到案,依《社會秩序維護法》函送法院裁處。不過高雄地院認為,女網友標題和發文反覆以問號作結,只是提出疑問,雖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但並未影響公共安寧,因此裁定不罰。 2025/05/28 16:45 社會 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