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醫界誤認自費醫學生總量鬆綁 教育部:沒有「繞道招生」

醫界誤認自費醫學生總量鬆綁 教育部:沒有「繞道招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自費醫學生總量控管長年以1300名為基準,教育部在不逾越此總量前提下,同意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生,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但未說明從何挪出105名額,讓醫界誤認總量鬆綁而炸鍋。教育部今日(6/28)再發聲明強調,招生總量未曾放寬、未曾擴招,也無所謂「繞道招生」。
連醫師的最後一堂課「不想變形離開」 愛女憶台大安寧終點前20天

連醫師的最後一堂課「不想變形離開」 愛女憶台大安寧終點前20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爸是一個要瀟灑、要帥氣的人」,演奏家兼作家連純慧談起父親,這位面對惡疾時對自己寬容、也對家人溫柔的「連醫師」,眼神中是同樣的柔軟;爸爸長期在自己的中醫診所宣導安寧緩和與器官捐贈等議題,死亡也從不是成長過程中的禁忌話題,父親曾說,如果有一天面對惡疾就不要再急救、「一根管都不准上」,所以他台大安寧病房最後10天自己決定自然停止進食,走的前一天還洗了一次澡,「像他自己想要的,漂漂亮亮、乾乾淨淨的。」
台大醫院安寧病房陪上萬家庭走過「人生尾路」 非癌病人使用率低仍有2點待突破

台大醫院安寧病房陪上萬家庭走過「人生尾路」 非癌病人使用率低仍有2點待突破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大醫院創院邁入130年,更是首家設立緩和醫療病房的公立醫院,迄今已陪伴超過一萬個家庭,走過人生最後一段充滿愛與尊嚴的道路;不過目前失智、肝硬化等「非癌病人」的臨終前安寧療護利⽤率仍低,是需要進一步努力的對象,包括其他科別的醫師界定何謂「末期」,以及家屬的觀念接受度等。
八仙塵爆10年了!黃博煒:用燒光皮的腳逃生 截肢倖存後「我有好好活著」

八仙塵爆10年了!黃博煒:用燒光皮的腳逃生 截肢倖存後「我有好好活著」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2015年的八仙塵爆釀成15死、484傷,更改寫許多人的生命故事,今年32歲的黃博煒就是其中一人。他熬過連醫療團隊都不敢樂觀、近乎0%的極低存活率,在雙腳和右手截肢後重新「站起」,也克服接近球場的觸景傷情,現在更是一名「貓奴」;在事發10周年前夕,帶著靠觸控筆敲出9萬多字的著作《但 我想活》,回到當時住了212天搶命的新光醫院演講,想讓醫療人員們知道,「努力沒有白費,我有好好地過生活」。
台大醫院新院長免遴選「由他決定」 8人有機會!8/1揭曉 

台大醫院新院長免遴選「由他決定」 8人有機會!8/1揭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將於7月底卸任,國內醫院龍頭肩負教學、研究、服務三大任務,外傳新任院長人選有8位,包含6位現任副院長、外科部主任、內科部主任,有別於台大醫學院院長是遴選委員會選舉,台大醫院院長由台大校長陳文章決定,最終是誰出線,將於8月1日就職典禮揭曉。
早期篩檢阿茲海默症 專家揭關鍵在Tau蛋白

早期篩檢阿茲海默症 專家揭關鍵在Tau蛋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隨著台灣核准兩款阿茲海默症新藥,失智症早期篩檢相當重要,台灣現行只能使用量表和規範來判斷病人「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但阿茲海默症只是失智症的其中一種,醫師指出,相較於類澱粉蛋白在阿茲海默症症狀出現前即可能沉積,Tau蛋白的出現則與神經損傷、病情惡化高度相關,是評估是否啟動治療的關鍵生物標記。
林靜芸出書談照顧歷程 曾不願揭露林芳郁失智:「我那時心是多麼的痛」

林靜芸出書談照顧歷程 曾不願揭露林芳郁失智:「我那時心是多麼的痛」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灣首位女性外科醫師林靜芸今以失智症照顧者、作家的身份,出席以丈夫林芳郁為名的基金會成立及新書發表會,兩人均畢業於台大醫學系,甚至有著學號相鄰的緣分,她希望圓丈夫的夢回饋母校,但談起披露先生生病的消息,她坦言一開始不允許「失智」2字出現在書封,「請各位了解,我那個時候心是多麼的痛」。
林芳郁當首位急診教授!石崇良憶:第一次被叫進辦公室以為「教授在挑女婿」

林芳郁當首位急診教授!石崇良憶:第一次被叫進辦公室以為「教授在挑女婿」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心中的第一個念頭是,教授在挑女婿了」,健保署長石崇良回憶,時任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的林芳郁這個問題,其實是為了升他為主治醫師,詢問家裡是否需要他這分收入,還不等他答應,對方就告訴他,想要推動「主治醫師在第一線工作」的規畫;當時的石承下了林的貼心,也願意陪著對方完成理想,「因為他是第一個坐在急診看病人的教授」,每當遇到問題時也常常詢問對方的看法,林芳郁總是告訴他「你做得很好」,並給他一個擁抱。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