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30|3首長調漲保費2下台 李明亮、楊志良首曝請辭秘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全民健保1995年上路至今,龐大醫療支出導致入不敷出,成為健保永續的最大考驗。30年來僅調漲過3次保費,分別在前衛生署長李明亮、楊志良和陳時中任內調漲,每次調漲都引發政治和社會風暴,李明亮和楊志良也都在調漲後辭職,僅陳時中調漲保費時,正逢covid19疫情而未在壓力中下台負責。 2025/03/01 07:50 生活 醫藥
老大最聰明、老二最懂生存?別再說像爸媽 家中排行大揭密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家中排行竟會影響智商、社交能力!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指出,家庭中排行老大的子女,在智力測試中得分略高於其弟妹,雖然差異不大,但弟妹們通常都會覺得不如哥姊。而年幼的出生者為了在資源競爭中脫穎而出,從小就知道需要更高的社交能力以提高生存機會,社交能力較強。 2025/02/02 14:00 生活 交通
《財劃法》修法衝擊中央財政 教育部:恐影響學費補助政策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財政部推估要增加釋出財源3753億元,衝擊中央財政。對此,教育部今(26)日表示,修法衝擊各項教育政策、計畫,少子女化對策計畫、專輔教師增置等,可能需要移交地方政府辦理,另外,高中免學費、私立大專學生學雜費減免等政策,也要評估是否修正補助額度。 2024/12/26 18:52 生活 文教
莊翠雲揪《財劃法》語意邏輯有破綻 政院擬一切救濟「這招再被藍白牽制」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立法院藍白立委挾人數優勢,20日深夜表決通過修正《財劃法》、《憲訴法》、《選罷法》,執政黨已醞釀尋求救濟,然現行大法官剩8名,低於《憲訴法》修法要求的下限「10名」,若未補足,憲法法庭即無法開庭。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也直指《財劃法》修法不合理,「事權」應隨錢下放到地方政府,財政部長莊翠雲更直言修法條文語意不明確、邏輯有問題,遺憾立院倉促修法。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強調,收到法案討論之後,會研擬所有可能救濟途徑。 2024/12/23 14:26 政治 黨政要聞
批財劃法「北部吃肉、東部喝湯」! 黃偉哲怒:南部連骨頭都啃得辛苦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藍白立委聯手通過修正版《財政收支劃分法》,各縣市政府幾家歡樂幾家愁,台南市長黃偉哲則怒批,分配公式非常不合理,可說是「北部吃肉、東部喝湯,南部也連骨頭都啃得很辛苦」,他絕對無法善罷甘休。 2024/12/23 13:24 政治 國會攻防
財劃法動盪|財長批「分配不均」 主計長:老農津貼等千億業務要由地方承接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逾25年未修正的《財政收支劃分法》20日深夜在立院藍白立委聯手下,三讀通過修正版,要求中央增加釋出3700億餘元給地方,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財政部長莊翠雲、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今早召開記者會,揭露立院修法帶來的衝擊,莊翠雲說,倉促修法改變現有財政秩序,是另一個分配不均的開始;陳淑姿認為「錢隨事權移轉」,包括老農津貼、勞健保、省立學校及醫院等將近1000多億,應該回歸地方來辦理,避免地方浮濫支出。 2024/12/23 11:38 政治 黨政要聞
家中排行影響智商!他最聰明 「這排行」社交能力最強 【盧麗蓮/綜合報導】家中排行竟會影響智商、社交能力!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指出,家庭中排行老大的子女,在智力測試中得分略高於其弟妹,雖然差異不大,但弟妹們通常都會覺得不如哥姊。而年幼的出生者為了在資源競爭中脫穎而出,從小就知道需要更高的社交能力以提高生存機會,社交能力較強。 2024/12/17 11:18 生活
貧富差距30年持續擴大出現「中產緩平」 主計總處:需更精準政策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林德福今在立院質詢指出,台灣過去三十年來的貧富差距持續拉大,特別是中產階級面臨收入增長停滯的壓力,甚至出現所謂的「中產緩平」現象。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財富分配中,位於中間收入水準的家庭總財富占比僅約3成,而最高收入族群的財富占比則高達6成2,顯示貧富差距仍在擴大。 2024/11/28 17:10 財經 產業脈動
蔡明忠對川普當選感到忐忑不安 可能帶來不可測的未來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今獲頒台大榮譽博士,會後針對川普當選及台灣經濟情勢分析,他在會前曾提到川普當選感到「忐忑不安」,會後進一步解釋,雖也有人說不用怕,就是表示有怕,如果沒有怕怎麼說不用怕?他認為川普帶來的應該就是不可測的未來,可能也會有好的影響,也會有大的影響。 2024/11/15 12:26 財經 產業脈動
首爾大學醫院教授今起無限期停診 南韓「醫政對立」急祭對策 【張翠蘭/綜合外電】南韓抗議醫學系擴招的罷診潮持續擴大,首爾大學醫院教授周一(6/17)起無限期停診、大韓醫師協會周二(6/18)也將停診一天。為此,南韓政府宣布即起實施「重症應急疾病輪流值班制度」,以利把醫院停診造成的醫療空白最小化。 2024/06/17 09:20 國際 寰宇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