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紐約大學醫界大老創新醫療教育改革 提護理師嚴重流失解方 【編譯黃惠瑜、張翠蘭/綜合報導】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執行長葛羅斯曼,在醫學教育改革上的成就舉世有目共睹,在他執掌下,醫科生從傳統4年制減為3年,縮短訓練時間,提早1年投入醫界改善勞動力。近期台灣護理人力因為職場環境惡劣而嚴重流失,葛羅斯曼得知後向《知新聞》指出,美國目前也面臨相同問題,認為解決方法是提升護理師這個職業的價值,必須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才能留住人。 2025/04/02 07:10 國際 熱搜話題
新冠JN.1疫苗第2劑4/8開打 約53萬長者符資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冠JN.1疫苗第二劑4月8日開打,疾病管制署今日(4/1)表示,優先提供3族群,分別為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年齡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患者等,與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180天),估計至4月底有53萬長者符合接種第2劑資格。 2025/04/01 15:43 生活 醫藥
緬甸8.2強震!全曼谷唯一倒塌大樓 專家:設計大有問題!官方說法荒謬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緬甸曼德勒昨日(3/28)發生規模8.2強震,鄰近周邊國家全都被強震波及,但是最「震撼」全球的,莫過於遠在上千公裡外的泰國首都曼谷33層樓審計署新建大樓瞬間垮塌畫面。這棟耗資逾21億元台幣興建的泰國政府機關大樓,竟會在4級有感地震中,成爲曼谷唯一垮下的大樓,著實出乎眾人意料,雖然泰國官方宣稱是尚未完工、混凝土強度不足所致,但香港建築專家認為官方說法荒謬,推測是設計方面大有問題,「核心筒」如此脆弱太離奇! 2025/03/29 11:22 國際 寰宇要聞
加拿大總理卡尼宣布4/28提前大選 川普威脅成為關鍵議題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周日(3/23)宣布提前舉行選舉,民眾將於4月28日投票,關注焦點主要圍繞如何應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問題。 2025/03/24 08:15 國際 寰宇要聞
緯創醫學AI技術導入母嬰全方位照護 避免月子中心成傳染病群聚熱點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緯創旗下緯創醫學推出BestShape VS「AI零接觸新生兒智能照護產品」,並與璽悅產後護理之家攜手合作,已成功邁向第6年,透過AI科技輔助結合護理人員專業照護,有效避免月子中心成為傳染病的群聚熱點,至今已照顧超過8,500名新生兒,獲得家長與業界的高度肯定。 2025/03/21 19:28 財經 產業脈動
立委提稅收超徵普發現金 財政部長:不宜常態化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立法院財委會關切普發現金,財政部長莊翠雲今日備詢時重申,政府一向立場為普發現金不宜常態化,稅收優於預期,要先減少舉債、優先還債,若有賸餘就會累積到歲計賸餘,財源運用要考慮國防、社福等施政優先順序以及國家整體發展,行政院會進行通盤考量。 2025/03/20 12:11 財經 政策法規
2月死亡2.1萬人!超額死亡創疫後新高 專家:非流感致死暴增「是複雜警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內政部統計今年2月死亡人數高達21888人,為8年來高點,肺炎和流感死亡人數合計2745人,佔死亡人數12%,有人認為是肺炎和流感死亡數較多所致,但經查並未較上年同期暴增。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分析,今年2月超額死亡29%創疫後新高,預估今年是疫後超額死亡高峰。 專家指出,主因是嬰兒潮世代和X世代的慢性病、癌症免疫負債增加2-3倍,加上呼吸道併發症增加。臨床觀察,這次冬天特別冷且冷的時間長,不少老人心血管疾病惡化,重症塞在急診未即時收住加護病房就會提高死亡率,專家憂心,醫療照護系統不改善,超額死亡仍會發生。 2025/03/19 07:00 生活 醫藥
賴清德盼全國各地設超級電腦 助中醫藥產業發展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出席「第95屆國醫節暨第17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感謝中醫界夥伴站在第一線守護國人健康,COVID-19期間成功研發「清冠一號」幫助無數民眾,他也曾受惠於「清冠一號」的功效。賴清德肯定中醫藥不僅是台灣珍貴的資產,更是醫療體系的重要支柱,期盼大家一起努力,讓國家更進步、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健康幸福。 2025/03/16 18:31 政治 黨政要聞
加拿大準總理卡尼是誰?曾任兩國央行行長 擅處理危機迎3大挑戰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卡尼(Mark Carney)周日(3/9)在加拿大執政的自由黨黨魁選舉中出線,即將成為加拿大新任總理。曾擔任兩個國家央行行長的他善於應對危機,幫助加拿大因應金融危機,協助英國控制脫歐帶來的最嚴重影響,如今他將試圖帶領加拿大度過美國總統川普帶來迫在眉睫的貿易戰、併吞威脅,以及預期舉行的聯邦選舉。 2025/03/10 13:57 國際 寰宇要聞
童子賢示警「荷蘭病」:不能幻想台積電再守護台灣20年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受邀在民眾黨論壇演講時表示,用「矽盾」和「護國神山」期待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是很奇怪的觀念,台灣不必唱衰自己,但也要檢視產業結構和體質,避免陷入「荷蘭病」,不能幻想台積電再守護台灣20年。 2025/03/09 18:17 財經 產業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