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關稅分析|「不是每個產業都能赴美投資」 學者籲政府要重視傳統產業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8/02 17:03
CC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美國對等關稅8月1日正式上路,美國總統川普盼以拉高關稅方式,迫使企業投資美國。不過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直言「不是每個產業都能赴美投資」,半導體、高階伺服器、高階工具機等業別較有機會,傳產難度較大,且外移效果也不佳。

美國川普政府公布對台關稅為20%。美聯社 zoomin
美國川普政府公布對台關稅為20%。美聯社

美國川普政府公布對台灣課徵20%關稅。總統賴清德說明,台美談判已完成技術性的磋商,但最終總結會議還未進行,因此沒有得到最終稅率;待美國公布232調查結果後,談判團隊會進一步與美國談判,關稅情況將更明朗。

台灣最終稅率未定,但企業多已思考,8月1日對等關稅正式上路後,關稅時代來臨,企業要如何調整營運、產能配置,因應國際變局。

赴美國設廠有4種條件

川普關稅政策重要目的之一,是讓製造業回流,希望透過拉高關稅,迫使企業赴美投資、在當地生產。王健全表示,能去美國設廠的企業,大多基於4種條件,一是毛利率高,足以因應較高的生產成本,二是自動化程度高,才能應付美國的缺工問題,三是有產業群聚效果,四是客戶強力要求。

王健全認為,盤點台灣產業現況,具備上述條件的,不外乎半導體產業、高階伺服器、封測,以及高階工具機、高階汽車零組件等,這些較有機會赴美設廠。

至於其他毛利率偏低的產業,特別是傳統產業,王健全分析,對等關稅稅率大致底定,廠商當然會比較關稅高低,但是放眼東南亞,越南20%、泰國19%、柬埔寨19%,稅率差距不會太大的情況下,外移不見得效率較高,因為還要考慮當地勞工、產業群聚、電力等因素,傳產很可能受了重傷、又沒辦法移動。

總統賴清德昨天親上火線釋疑20%關稅。陳卓邦攝 zoomin
總統賴清德昨天親上火線釋疑20%關稅。陳卓邦攝

籲政府應重視傳統產業

王健全進一步指出,大家都在談對等關稅對傳產衝擊很大,但傳產不是今天才受傷,自2022年起,中國傾銷、日圓貶值、國際大廠開始要求「Taiwan+1」,意即台廠在台灣生產之外,還要有一個以上的生產基地;到今年對等關稅、新台幣升值夾擊,「這波傷害是疊加的」。

王健全呼籲政府要特別重視傳統產業,因為在多重困境之下,關稅及升值對傳產是雪上加霜。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也說,手工具、工具機、五金等傳產在這波關稅衝擊裡,受到重傷,政府不要忽視這些產業。

工具機產業受關稅衝擊。資料照片葉志明攝 zoomin
工具機產業受關稅衝擊。資料照片葉志明攝

不要讓部分產業滅頂成供應鏈缺口

白宗城說,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台灣一度有「口罩荒」,當年缺的不是不織布,而是口罩鼻梁處的鐵絲壓條,「台灣沒有人做,因為沒有利潤」;換言之,扣件、螺絲等這些產業雖然基礎,但很多行業都會用到,政府要注意,不要讓這些產業滅頂,成為供應鏈缺口。

但白宗城也說,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必須奮起,可以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盡快熟悉沒有美國的世界,否則川普未來勢必還會再出招,如果天天等開獎,只會有開不完的獎。(中央社)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關稅 # 川普 # 半導體 # 工具機 # 傳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