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郁失智|北榮院長陳威明:在我失意時他也紅著眼眶安慰我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心臟外科權威名醫林芳郁驚傳失智5年,妻子、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寫下《謝謝你留下來陪我》紀錄陪病歷程,今(6/22)日舉行新書發表會;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到場力挺,除了細數林芳郁對榮總的貢獻,並以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來形容林芳郁,「看到他就好像覺得自己的大家長,我真的很喜歡他。」並期盼社會對失智者及失智照顧者,更多的支持和關心。 2025/06/22 11:18 生活 醫藥
林芳郁曾任北榮院長!陳威明曝受他提攜秘辛 為北榮寫下「2項第一」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他曾任台北榮總院長,北榮現任院長陳威明曾受他提拔,國內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規劃也從他而起。 陳威明指出,林院長許多重要擘畫和決策對北榮後來發展影響深遠,包括開啟國內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的設置規畫案、啟用全亞洲第一台達文西Si系統,比台大早了兩年,為人謙和卻內斂耿直的他,在做滿承諾的六年任期即卸任,一天也不戀棧。 2025/06/19 12:08 生活 醫藥
癌症連43年居奪命之冠 北榮啟用光子治療直線加速器「以病人為中心」治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癌症連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以台北榮總為例,癌症病人占全院住院人數近三分之一,今天正式啟用的光子治療直線加速器,讓病人可就近接受治療,顯著提升診療便利性與整體就醫體驗。 2025/06/16 19:00 生活 醫藥
健保改革|看病多、拿藥多、檢查多不是健保崩壞源 黃達夫:得從3方面著手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民眾不再因病而貧,但實施30年,也開始出現令人憂心的看病多、拿藥多和檢查多的「三多」問題。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長黃達夫認為,「三多現象」不是健保崩壞的原因,而是有了健保制度方面的問題所導引出來的,未來要解決得從3方面著手。 2025/06/04 13:21 生活 醫藥
健保改革|永續關鍵靠2自律!醫療投資賠錢做 北榮院長陳威明:人命無價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醫療可近性高卻難落實分級醫療,地區醫院日漸萎縮,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強調,健保永續仰賴醫界和民眾自律,小病別直衝醫學中心,不鼓勵自費使用無效果差異的新藥、新科技,什麼都開放給付,最後同歸於盡,但醫院投資提升醫療品質,「不能說軍備競賽,很多投資不賺錢,我們還是做,因為人命無價」。 2025/06/04 13:21 生活 醫藥
辜仲立獲任紐約大學首位「校長全球大使」 三代都校友!非凡人脈已幫募90億捐款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頂尖學府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校長米爾斯周三(5/14)宣布,任命傑出校友、紐約大學校董辜仲立為首任校長全球大使,寄望他能在新角色中利用其非凡的廣闊人脈,為紐約大學在世界各地的社群中創造轉型機會。 2025/05/15 12:48 國際 熱搜話題
紐約大學醫學院宣布金默曼接下任院長 專長放射腫瘤「和北榮合作重粒子臨床試驗」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近期來台灣進行醫學試驗交流合作的美國紐約朗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e Health),日前宣布任命旗下放射腫瘤學家金默曼(Alec Kimmelman)為該中心下任執行長,兼紐約大學葛羅斯曼醫學院的院長。金默曼將繼承使命,為癌症治療和護理持續寫下新頁。 2025/04/02 10:37 國際 熱搜話題
專訪2|紐約大學醫界大老創新醫療教育改革 提護理師嚴重流失解方 【編譯黃惠瑜、張翠蘭/綜合報導】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執行長葛羅斯曼,在醫學教育改革上的成就舉世有目共睹,在他執掌下,醫科生從傳統4年制減為3年,縮短訓練時間,提早1年投入醫界改善勞動力。近期台灣護理人力因為職場環境惡劣而嚴重流失,葛羅斯曼得知後向《知新聞》指出,美國目前也面臨相同問題,認為解決方法是提升護理師這個職業的價值,必須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才能留住人。 2025/04/02 07:10 國際 熱搜話題
專訪1|紐約大學朗格尼CEO親曝與北榮合作契機 探究重粒子治療「癌王」更佳療效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 享譽國際的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e Health)日前來台,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簽署海外首份合作備忘錄,聚焦「癌王」胰臟癌展開重粒子治療臨床試驗,為跨國醫療合作揭開新頁。該中心執行長葛羅斯曼接受《知新聞》專訪時,透露合作契機是由中租總裁辜仲立牽線促成,並對於台灣的技術表達高度讚賞,認為此次合作對雙方是舉足輕重的良機,參與試驗的放射腫瘤學家金默曼也期盼藉此為病患找出更佳治療方法。 2025/04/02 07:05 國際 熱搜話題
獨家|北榮重粒子全球第6國!收治442例腫瘤病人 3大關鍵殺癌續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北榮總設有全台首座重粒子中心,啟用一年多來收治約450位病人,特別在「癌王」胰臟癌有突破性進展,一年存活率約82%比肩日本,吸引紐約大學簽署海外首份合作備忘錄。重粒子治療科主任藍耿立表示,台灣優勢在於機器較日本新,能將劑量分佈做得更複雜,治療更具挑戰性的病例,未來期待搭配新藥或免疫治療延長存活期。 2025/04/02 07:0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