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機器人世代2〡美中人形機器人競爭激烈 台廠從這領域搶商機

機器人世代2〡美中人形機器人競爭激烈 台廠從這領域搶商機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指出,全球正邁入「機器人與自駕車的黃金10年」,這也是支撐這波變革的AI基礎建設,其潛在市場規模將高達100兆美元(約2920兆台幣)。黃仁勳更表示,除AI外,機器人技術是輝達最大潛在成長市場,而自動駕駛汽車將是首個重要商業應用,至於台廠在這波市場趨勢中可以分食到哪些商機?
陽明交大、台大兒醫合作 開發罕病「FOXG1症候群」預測技術

陽明交大、台大兒醫合作 開發罕病「FOXG1症候群」預測技術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每三萬名新生兒約會有1人罹患罕見疾病FOXG1症候群,症狀包含無法言語、行走、嚴重癲癇等,而病因是FOXG1基因突變。陽明交大與台大兒童醫院開發一項預測FOXG1症候群嚴重程度的檢測流程,有助於規劃後續支持患者的策略,此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
6-49歲把握公費新冠疫苗!9/30前庫存288萬劑 錯過得自費

6-49歲把握公費新冠疫苗!9/30前庫存288萬劑 錯過得自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今年秋冬公費新冠LP.8.1疫苗僅限10類對象接種,6歲到49歲的健康民眾需要自費,若想打公費,可把握機會在9月30日前接種新冠JN.1疫苗,目前還有288萬劑。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目前全球主流變異株為NB.1.8,推估LP.8.1是下波主流病毒株,但這兩株都屬於JN.1系列,因此接種JN.1疫苗仍有不錯保護效果。
新冠死亡39例創今年新高 1歲童咳一天就哮吼、肺炎

新冠死亡39例創今年新高 1歲童咳一天就哮吼、肺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延續,雖呈緩降趨勢,惟仍於高原期,疾病管制署今(6/24)日提醒,新冠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多,上周新增39例死亡為今年單周新高。上周新冠併發重症個案有一位北部一歲女童,從未接種疫苗,咳嗽隔天就發燒、呼吸急促,就醫檢查有哮吼、肺炎,在加護病房治療後目前轉入一般病房。
今年新冠死亡最年輕!30歲男併發腦炎 加護搶救十天不治

今年新冠死亡最年輕!30歲男併發腦炎 加護搶救十天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上周達高峰,不過重症和死亡在未來兩周會持續攀升,千萬別掉以輕心,疾管署今日(6/10)指出,上週新增今年新冠死亡最年輕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子,無潛在疾病,從未接種新冠疫苗,染新冠併發腦膜腦炎,住加護病房搶救十天仍不幸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AI助攻!MIT、哈佛精準預測細胞蛋白質定位 癌症診斷與新藥研發添利器

AI助攻!MIT、哈佛精準預測細胞蛋白質定位 癌症診斷與新藥研發添利器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蛋白質若在細胞中跑錯位置,恐引發癌症、阿茲海默症等多種疾病。然而,單一人類細胞內約有7萬種蛋白質與其變異體,科學家礙於每次實驗僅能檢測少數幾種,手動定位極其困難。如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研究團隊開發出全新的人工智慧(AI)技術,能精準預測人體細胞內幾乎所有蛋白質的位置,未來可望在疾病診斷與新藥開發上,帶來巨大幫助。
免疫低下患者住院風險>常人4~17倍 專家:新冠確診「要篩不要猜」!

免疫低下患者住院風險>常人4~17倍 專家:新冠確診「要篩不要猜」!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確診「要篩不要猜」!高風險族群感染新冠肺炎後,由於免疫力低下,較易有併發重症或死亡風險。研究顯示,各式免疫低下患者住院風險恐是一般人的4至17倍,多個相關團體聯合呼籲高風險族群,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篩檢並就醫,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時間。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