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北市6大新制7月上路!旅宿禁供一次用備品、空品維護區違規開罰

北市6大新制7月上路!旅宿禁供一次用備品、空品維護區違規開罰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7月起6項新制上路!包括開辦青年希望帳戶、親子館增設學齡專區、敬老禮金加碼、空品維護區開罰、旅宿禁供一次用備品及新一代地政雲等措施。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全方位落實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展現市府持續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建構宜居城市,邁向永續共好的幸福台北。
7月起走北市這路段注意!管制對象一次看 違規最重罰5000元

7月起走北市這路段注意!管制對象一次看 違規最重罰5000元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環保局宣布,今(7/1)日起正式啟動第三期空氣品質維護區之違規取締作業,管制範圍自新生南路(羅斯福路口)至松江路(民權東路口)南北向車道,管制對象包括,出廠滿3年柴油大客貨車與小貨車、起重機,須分別取得柴油車優級自主管理標章及施工機具清潔排放自主管理標章,以及出廠滿5年的燃油機車,進入該區域車輛若未符合管制規定,將依法開罰,每次罰鍰新台幣500元至5000元不等。
車輛為PM0.1主來源!市區客運今年底35%電動化 2030全面電動化

車輛為PM0.1主來源!市區客運今年底35%電動化 2030全面電動化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北市262電動公車16日晚間突發生火燒車意外,疑似電池故障起火爆炸,成為台灣營業中電動公車自爆火燒車首例!儘管電動公車電池安全性疑慮引發各界關注,由於新興空污超細懸浮微粒PM0.1釀失智風險,交通車輛可能是最主要污染源之一,交通部推動大客車汰換成電動款,預計今年底可到4000輛以上,達成市區客運電動化35%目標。預計2030年推動1萬1700輛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
竹北工業大樓大火!鄰近2科技園區 「黑煙竄、大塞車」在地人驚:都是燒焦味

竹北工業大樓大火!鄰近2科技園區 「黑煙竄、大塞車」在地人驚:都是燒焦味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新竹縣竹北市中華路、泰和路交叉口的一棟工業大樓,今天凌晨發生火警,濃煙竄天,從凌晨4時許燒到天亮仍未滅,正好碰到通勤上班時間,一度造成交通壅塞。在地人驚呼,「早上一開陽台門有燒焦味。」目前起火源不確定,待消防局火調科調查,所幸現場無人員受傷、受困。
空污是失智風險 醫示警:應普設交通監測站納管PM0.1

空污是失智風險 醫示警:應普設交通監測站納管PM0.1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多個團體今(23)日共同呼籲政府,空氣污染已被國際確認為14項可調整的失智症危險因子之一,防治空污刻不容緩,應將普設交通監測站列為優先施政,並有效管制移動污染源,同時擴大納管小於0.1微米的超細懸浮微粒「PM0.1」。
盧秀燕教戰大罷免!曝3字勝利方程式 台中6藍委秒開記者會出招

盧秀燕教戰大罷免!曝3字勝利方程式 台中6藍委秒開記者會出招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大罷免倒數1個月,傳出台中市長盧秀燕在一場機密會議中,和台中藍委分享勝利方程式,就是主打中火空污議題,要求立委們一定要全力進攻中火議題。而今天台中6藍委隨即聯合召開記者會,譴責台中空污是人禍,要求實現無媒家園,高喊「怒火中燒,我們站出來」,要民進黨政府遵守立法院決議,儘速增設燃氣機組後拆除燃煤機組,完成2028無煤中火。
台中市府贏了!罰中火1800萬被環境部撤銷 提告法院判勝訴

台中市府贏了!罰中火1800萬被環境部撤銷 提告法院判勝訴

【記者丁牧群、王煌忠/連線報導】台中市政府環保局2019年11月稽查台電公司的台中火力發電廠,發現鍋爐發電於11個月之間使用生煤1110萬2718公噸,超量1104萬公噸,認定台中電廠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罰鍰300萬元並限期改善,後來2度查核認為電廠都沒在限期內改善,分別再罰600萬元、900萬元,共罰3次合計1800萬元,但行政院環境部認為中火未超量使用生煤,2020年撤銷3次罰鍰。台中市環保局不服,提行政訴訟控告環境部,主張該部無權撤銷地方政府的裁罰處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判台中市環保局勝訴。
去年就燒過!空品儀器釀陽明山大火 國研院道歉:與廠商共同負責

去年就燒過!空品儀器釀陽明山大火 國研院道歉:與廠商共同負責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4/14發生火燒山意外,國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今(18)日晚間表示,起火原因是空氣品質感測器太陽能供電模組的鋰電池起火燃燒,國研院表達深切歉意,已責成轄下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基於委託人立場,應與廠商共同負責,同時針對行政管理疏失,對同仁進行懲處。
非核滿月盤點1|興達偷開機、中火全開爭議頻傳 專家:去核後供電調度逼極限

非核滿月盤點1|興達偷開機、中火全開爭議頻傳 專家:去核後供電調度逼極限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台灣邁入非核家園已滿月,期間卻陸續傳出興達電廠與台中火力發電廠被多次揭露有「未排入備轉卻實際發電」情況,引發外界質疑是否暗中支援基載電力,台電則數度召開記者會澄清,強調機組啟用屬於正常的調度機制、並非偷跑,但是否也反映台灣電力系統儲備容量接近極限? 文化大學經濟系教授柏雲昌指出,這些未公告運轉的案例其實是反映供電的壓力。「尤其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時段,夜間電力缺口愈發明顯,台電在調度上的緊繃狀態將有挑戰」。中經院副研究員陳中舜則表示,此現象的確反映出台電面臨電力負載不穩,可能需要臨時啟用非計畫性機組以因應尖峰需求,「不見得是偷開,但的確顯示系統餘裕不足、調度壓力較高。」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