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抽血仍屬醫療行為!醫師公會轟台師大涉密醫罪 不可寬容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師大女足被迫讓非醫事人員抽血做研究,原來問題來自衛生福利部2012年曾函釋說研究計畫進行人體抽血採樣非屬醫療行為,意味阿貓阿狗都可以抽血,醫師公會今日強烈反對此論點,抽血屬於具侵入性之醫療專業操作,並不因是否涉及疾病診斷而有性質之不同,應由具醫療專業資格人員執行,否則違反《醫師法》密醫罪。 2025/07/17 18:45 生活 醫藥
基因正常胎兒也恐異常!DNA甲基化成關鍵 醫籲準爸媽這樣做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許多準爸媽認為只要基因正常,胎兒就會健康發育,然而研究顯示,「表觀遺傳調控」中的DNA甲基化異常,也可能導致胎兒先天缺陷或疾病,台中茂盛醫院遺傳基因實驗室主任李月君博士提醒,「即使胚胎本身基因沒有異常,若DNA甲基化重編機制出錯,仍有可能導致胎兒發育異常,甚至產生後天疾病。 2025/07/17 18:32 生活 醫藥
英國首批3親基改嬰兒誕生 成功擺脫母系遺傳粒線體疾病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根據英國和澳洲學者周三(7/16)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論文,他們使用第3人的粒線體改造胚胎,成功產下8名不帶有母系遺傳粒線體疾病的健康寶寶。 2025/07/17 16:49 國際 寰宇要聞
夏日瘋「三伏貼」治過敏! 中醫示警:5大族群是禁忌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各地高溫普遍為32至35°C,部分地區甚至可達36°C。中醫師指出,可利用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進行「三伏貼」灸療,有效改善秋冬常見的鼻過敏或慢性咳嗽;不過,如感冒、發燒等發病中的患者、肺部感染或懷孕,以及嬰幼兒、嚴重藥物過敏不適合,建議民眾諮詢合格中醫師,判斷是否適合自身體質與病況後接受診治。 2025/07/17 11:15 生活 醫藥
AI心電圖揪惡兆!2千人海救2名手術免猝逝 醫:未來可用檢測兒童心臟病(獨家)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傳統心電圖只能從波形判斷病人檢查當下的狀態,有了AI輔助將圖形數據化,搖身一變算命師看出慢性病史到預測未來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今年雙北市世壯運首度大規模應用AI輔助心電圖檢測,從2200人中成功揪出56名高風險者,2人緊急手術化解危機。這項技術不僅限於診間,從救護車、居家醫療到長照機構提升醫療效率,還能降低手術麻醉風險、解決兒童不擅表達症狀的問題。 2025/07/17 06:50 生活 醫藥
台灣、巴拉圭建交68年!林佳龍:將協助蓋亞松森醫院 盼邦誼卓壯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率企業代表團訪問南美洲友邦巴拉圭,了解當地投資環境,林除晉見巴國總統貝尼亞,也分別視察台巴重點合作項目,伴隨行程進入尾聲,林佳龍感謝巴拉圭長期在國際上堅定支持台灣,「這份情誼,是台灣繼續前進的最大後盾。」台灣將持續在醫療、科技、教育、能源與經濟發展等領域擴大合作,讓邦誼茁壯永續。 2025/07/16 22:56 政治 黨政要聞
翻轉健康體系!政院擬砸20億整合4部會 陳時中:及早發現風險,降低社會成本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規劃成立平台,整合衛福部、農業部、內政部、環境部資訊及各自對食藥品、環境、化學物質的監控系統,政務委員陳時中回顧傷害台灣上千人健康的烏腳病、米糠油事件,強調過去的健康體系以疾病為中心,要改成從「預防」為中心,讓疾病不發生或很快找到原因,降低社會成本。他表示,相關防疫一體行動方案預算規模約20億元,尚未定案,期程5年預計從2026年到2030年止。 2025/07/16 19:18 政治 黨政要聞
口腔驚見不明藍紫腫塊!血管病變惱人 長庚突破性治療登國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良性口腔血管病變常見於舌、頰黏膜、口底,不僅影響美觀與進食,亦會出血、疼痛,傳統以手術切除與雷射治療,雖可控制病灶,但常伴隨較大傷口與疤痕。台北長庚醫院長期追蹤研究,證實冷凍槍治療不僅有效消除病灶,還可大幅減少疼痛與復原期,復發率極低,提供病患治療新選擇。 2025/07/16 12:23 生活 醫藥
美冰淇淋業者響應衛生部長訴求 2027年前逐步淘汰人工色素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在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不斷施壓要求除去民眾飲食中不必要的添加物後,多家美國冰淇淋製造商周一(7/14)宣布,將逐步淘汰產品中的人工色素。 2025/07/15 16:40 國際 寰宇要聞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擴大對象 8/1增列產後2周婦女、肥胖兒少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適用兩類對象,自今年8月1日起,增列「產後兩周內之婦女」及符合「兒童青少年肥胖定義」之類流感患者,前者於生理上仍處於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恢復的階段,重症住院風險增加四倍,後者風險則增加兩倍。國內上述兩類對象之人口數估計分別為13.5萬和36.7萬。 2025/07/15 16:34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