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翻轉健康體系!政院擬砸20億整合4部會 陳時中:及早發現風險,降低社會成本

政治 黨政要聞
2025/07/16 19:18
法亞施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規劃成立平台,整合衛福部、農業部、內政部、環境部資訊及各自對食藥品、環境、化學物質的監控系統,政務委員陳時中回顧傷害台灣上千人健康的烏腳病、米糠油事件,強調過去的健康體系以疾病為中心,要改成從「預防」為中心,讓疾病不發生或很快找到原因,降低社會成本。他表示,相關防疫一體行動方案預算規模約20億元,尚未定案,期程5年預計從2026年到2030年止。

政委陳時中說明「防疫一體行動方案」架構及精神。資料照 施智齡攝 zoomin
政委陳時中說明「防疫一體行動方案」架構及精神。資料照 施智齡攝

有關「防疫一體行動方案」,陳時中說,疫情後覺得流行病風險越來越大,台灣應有相對應措施,在院長卓榮泰指示下,成立了政策會報,下設一個專案辦公室來處理,方案採用聯合國四方組織(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環境規劃署)所建議的六大路徑,包括政策整合;減少新興及人畜共通的傳染病;減少並控制疾病大流行的風險;食品風險評估管理跟溝通;抗藥性的抗生素大流行;納環境進入健康概念。

陳時中說明進度,現在先成立平台,讓衛福部、農業部、內政部、環境部盤點已在進行中的工作,另方面也能在平台上固定開會溝通,將風險減到最低,未來聯合外部評估機制,希望不管從疾病、預防、應變措施都能跟國際接軌。

他指,以前的健康體系是以疾病為中心,從疾病去追究原因,從原因找到治療方式,也從中想怎麼預防,如1950年代末台灣發生烏腳病,症狀是手腳發黑,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只能用保存療法,近一步就是切除,到最後發現是地下水含砷造成,因此關掉地下水,控制疾病,但傷害已經形成了。如果能夠及早對地下水、土地有監控,便能避免這情況。

陳時中再舉一病例,1979年發生在彰化台中區域的米糠油事件,學校發現學生有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生殖器上的問題,當地醫事人員積極探討,發現是在米糠油製造過程,多氯聯苯外洩污染,造成2、3千人中毒;但因為多氯聯苯排不出去,有點禍延子孫,直到2015年才訂定相關的辦法。

他說,其實日本1968年代就發生類似事件,墨西哥1974年轉變製油方式,有刊載於台灣期刊,可是台灣到1979年仍然發生米糠油事件,換句話說,很多的溝通沒有完整,國際的資訊沒有對接好,致產生這樣的嚴重疾病。他認為,COVID-19期間如果能夠更早對下水道污水監控,在各不同區域疫情強度不同,也許能找出更好地控制方式。

陳時中說明整合平臺的未來運作,四個部會定期會議,整合相關訊息,並且整合4部會現有的監視系統,包括對藥品、農牧業生產到產出端、土壤、水、以及化學添加物等。這是系統整合、跟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及早找出問題,讓人民傷害減到最低,預防勝於治療。

他指出,從疾病為中心的體系要改成從預防為中心,舉凡對環境、食品、動植物、動物抗生素、水、河川污染的監控,有充足資訊以判斷相關風險,及早制定因應對策。相關計畫完整後,會請國際專家來檢視計畫完整性跟國際接軌度,他透露,預算規模大概20億元,第一期期程規劃5年,從115年到119年。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行政院 # 陳時中 # 疾病 # 防疫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