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後類鼻疽再添1死 60歲男「長期用非自來水源」發病6天亡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類鼻疽再增1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8月5日-12日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年齡介於50多歲-80多歲,分別高雄市3例、台中市與台南市各1例,死亡個案為高雄60多歲男性,長期使用非自來水水源。疾管署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除佩戴防水手套及長靴外,也請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受汙染的塵土或水滴。 2025/08/13 17:25 生活 醫藥
7旬男住院10天突意識改變、低血氧 死後確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新增一起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死亡個案,患者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史,7月25日因呼吸喘住院治療,8月3日突然意識改變,血氧濃度降低,於當日死亡;這也是今年第3例死亡個案。 2025/08/12 15:50 生活 醫藥
瘧疾境外移入創19年最多!少男訪西非原始村 誤信地陪沒吃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10多歲外國籍男性,今(2025)年7月上旬曾前往西非多哥共和國,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且曾在當地被蚊子叮咬。7月28日入境台灣前即出現發燒、噁心、嘔吐、腹瀉及呼吸喘等症狀,入境後2度至診所就醫,2周後因症狀未改善轉至醫院急診,8月1日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惡性瘧疾,目前住院治療中。 2025/08/05 15:01 生活 醫藥
四天大男嬰染腸病毒1死1重症 流行期再延長至8月底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再延長一個月至8月底,國內上周新增1例死亡、1例重症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的中部男嬰僅出生四天,出生時即呼吸窘迫轉到加護病房,不過後來肝指數和發炎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插管搶救不治。 2025/07/29 16:55 生活 醫藥
類鼻疽27例創23年新高!丹娜絲颱風後2死 發病5天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豪雨造成類鼻疽疫情升溫,新增6例本土個案均在高雄,其中2例死亡,其餘4例仍在一般病房治療中,疾管署提醒,颱風後一個月內為類鼻疽高峰期。今年累計27例類鼻疽為23年來同期新高,且反常於1至4月就有13例,主因去年下半年接連四個颱風襲台,潛伏期較長的病例於今年初陸續發病。 2025/07/22 14:59 生活 醫藥
新冠疫情升溫!台中醫院開「特別門診」籲3招防疫 這時間恐迎新一波高峰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新冠肺炎持續升溫,衛福部立臺中醫院本周起開設「新冠特別門診」,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加一成以上,就醫的狀況也從過去個人感染轉為家庭中兩人以上群聚感染,根據疾管署預估,6月底、7月初將進入疫情高峰期,醫師呼籲民眾,疫情流行期間須落實要打疫苗、要勤洗手、要戴口罩的「防疫三要」,確保自己與家人健康。 2025/06/06 13:12 生活 醫藥
新冠重症8大警訊!14類人風險高 胸悶痛、呼吸喘立刻就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提醒,如有以下8個重症警示症狀任一種,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或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務必立刻就醫,兒童的警示徵象與成人不全然同,家長須多加留意。 2025/05/30 12:15 生活 醫藥
全國21部立醫院加開新冠門診 6/1起每月增924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因應國內新冠疫情快速上升及防範端午連假造成感染風險,全國21家部立綜合醫院自6月1日起加開COVID-19特別門診與夜診,預計每月將增加924診,給予優先看診,週一至週五上午及夜診、週六上午,假日或端午連假可至急診看診。 2025/05/30 10:08 生活 醫藥
1個月大嬰染新冠併發肺炎 酸中毒住加護七天還在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連續七周上升,上週新增102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19例死亡,其中一位南部1個月大男嬰是今年感染新冠併發重症年紀最小個案,因咳嗽、發燒、流鼻水就醫,檢查發現呼吸喘、肺炎,收住加護病房期間甚至出現酸中毒,發病七天至今仍有點喘,還在加護病房治療。 2025/05/27 15:19 生活 醫藥
新冠重症創今年新高 10個月大女嬰燒咳2天就呼吸衰竭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連續六週上升,上週新增93例重症創今年新高,一名南部十個月大女嬰沒打新冠疫苗,起初發燒、咳嗽就醫沒改善,發病兩天後就血氧偏低、肺炎、急性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目前住院第四天還在醫院治療中。 2025/05/20 16:09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