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日產、本田正式終止整合協商 續與三菱保持戰略合作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兩大車廠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整合協商破局,兩家公司周四(2/13)正式宣布決定終止啟動1個多月的經營整合協商,但同時也表示,將與三菱汽車繼續保持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在電池、自動駕駛、軟體和電動車技術的內部開發方面進行合作。整合破局後,台灣代工大廠鴻海與日本車廠的合作機會大增。

彭博報導,本田與日產2月13日正式宣布結束整合協協,終止理論上可打造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合作關係。
報導指,交易失敗的後果對兩家公司都極為重要,尤其是對日產,因為這家陷入困境的汽車製造商現在必須尋找其他救命稻草,以挽救脆弱的財務狀況。
本田年度利潤穩定
另一方面,本田在第三季業績符合預期後,至少維持了年度利潤預期穩定。
本田表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三個月期間,營業利潤為3970億日圓(845.5億元台幣),低於分析師普遍預期的4070億日圓(約866.9億元台幣),這得益於美國經濟反彈抵消了日本、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地區銷售停滯的影響。
本田和日產可能合併的報導在將近3個月前浮出水面;一家公司希望擴大規模,以便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產業中與重量級企業競爭;另一家則尋求金融救助,此整合交易將把日本汽車一分為二,新團隊將與豐田汽車(Toyota Motor)及其眾多小型汽車公司競爭。
廣告
鴻海將有合作機會
若從全球範圍來看,這意味著與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 AG)和其他傳統品牌展開更公平的競爭,這些車廠也在努力與來自中國大陸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浪潮競爭。
於此同時,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本周稍早表示,該公司願意收購雷諾(Renault)持有的日產汽車36%的股份,透露鴻海已經與日產和本田就潛在合作進行接洽。鴻海有機會利用其在電子領域的經驗,成為電動車的代工製造商。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