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志工保育瀕危鳥類「水雉」倍數增 凌波仙子築巢!實踐濕地生物多樣性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為保護淺山平原重要的關注物種及其棲地,在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藍圖指認七條保育軸帶,其中美濃湖水雉園區,位在高屏溪下游流域保育軸帶,提供「濕地跳島」棲地,連結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水雉」與其它水鳥,經2017年高雄市野鳥學會志工復育,今年已發現水雉在野蓮池築起10巢,嶄露保育成效。
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方案
高雄市美濃區,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攜手,共同推動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方案,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楊瑞芬指出,這個概念我們可以視為「生態薪水」,用來補償農民與地主,美濃湖周邊是瀕危野生動物水雉和其他水鳥的生存活動區域,環境極具生物多樣性,而農民與地主為此面臨農產減收、土地利用方式受限、交通開發受阻等衍生額外的生產成本,林業署透過生態服務給付提供補貼,鼓勵民眾採取對瀕危物種族群及重要棲地保護有利的作為。
「水雉」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
如今,高雄美濃的水雉保育工作正逐步推展且逐漸嶄露保育成效,去年在水雉保育及生態服務推動方面的投入總額達到143萬元,其中涵蓋了農地友善獎勵20件、繁殖通報獎勵4個巢位,以及由野蓮農組成1支巡守隊的自主巡護獎勵,顯示出在地對保育工作的全力支持與推動,今年在這樣的基礎上,林業署屏東分署持續支持推動。
據了解,水雉的身形類似菱角,故有「菱角鳥」的稱謂,其水雉的腳趾極長,展開時可分散體重,故可輕巧漫步在浮葉性水生植物上,美麗的外表加上優雅的姿態,博得「凌波仙子」之美譽。不過,日據時代即被列為天然紀念物的水雉,因棲地環境改變、獵殺,數量逐漸減少成為瀕危鳥類,農委會於1989年公告水雉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而依據1997年的調查顯示,水雉數量僅有約50隻。
「護雉也護蓮!」野蓮農友成立巡守隊
水雉以水暝蛾為食,水暝蛾則是偷吃野蓮的害蟲,美濃野蓮產銷班第18班班長李煥生說,「護雉也護蓮!」在地成立巡守隊,共同維護美濃湖周邊的生態環境,據了解,過去「水蓮」受畜牧業廢水影響,在水質優養化下一度瀕臨絕跡,後經農民重新復育繁殖後,才逐漸發展成如今的產業規模。
高市野鳥學會美濃湖水雉園區復育現成效
高雄市野鳥學會美濃湖水雉園區主任陳柏豪也表示,「比起水雉,其實野蓮滅絕的風險更高,如何讓周邊生態能夠共存,同樣是鳥會一直努力的方向。」而野鳥學會自2021年在美濃湖畔建置水雉復育工作站,前年發現水雉在野蓮池築起2巢,去年發現4巢,今年則是發現有10巢,逐步已見成果豐碩。
屏東分署指出,生態服務給付推動的過程中,野蓮農友也展現出了對野生動物的友善與支持;農友們指出,生態給付方案不僅提升了大家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及情感,在維護生態的同時,也讓農民能夠獲得實際的回報。這種雙贏的局面,增進了農友們對於水雉保育措施的認同和支持。
實踐「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EPLS)」的精神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楊瑞芬分署長表示,期望透過這些保育措施的推展,有效保全淺山平原及溼地等具關鍵地位之重要生態系,建構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的同時,也能發展兼顧在地居民生活與生計的保育措施,形塑生物棲地和人類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斑塊景觀,實踐「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EPLS)」的精神,營造人與自然共好的永續環境。
據了解,高雄市野鳥學會美濃湖水雉園區辦理多次環境教學課程,不少屏東、高雄、台南的國中小學校都常率領師生前來戶外教學,並指導在地農友擔當解說員,介紹美濃湖的歷史文化、環境生態,進而將環境永續的概念深植在地,也教育下一代。
推薦新聞 國科會「Kids’ Science」科學市集週末登場 AR玩沙學科普
水雉(雉尾水雉)小檔案(資料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
學名 |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
棲息地 | 低海拔淡水濕地 |
繁殖期 | 每年4月到9月 |
珍稀公告 | 第二級保育類 |
全球分佈 | 台灣留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