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也能放心運動!少年做好2點 兩年還抽高25公分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15歲陳同學從1歲開始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嚴重時一動就非常痛,加上鹹鹹汗水有刺激性,皮膚難排汗容易熱中暑,讓他無法像享受運動。醫師表示,許多家長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和影響長高,其實類固醇只會作為急救治療,短期使用不影響長高,現在也有其他治療方式,穩定用藥搭配保濕劑,病友也能放心運動。
台灣平均每10個孩童就有1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陳俊賓指出,這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發炎性皮膚病,常見於新生兒和幼兒期,會出現明顯的搔癢感和皮疹,嚴重時滲液、紅腫、感染,長期皮膚會乾癬化,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也給家長帶來極大困擾。
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統異常等,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免疫調控失調,引發惡性循環發炎、皮膚屏障受損。
15歲陳同學從1歲開始就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嚴重時只要一動就非常疼痛,加上外觀受到影響,無法與一般小朋友玩在一起。媽媽帶他跑遍大小醫療院所,試過各式各樣民俗療法,直到9歲配合醫囑持之以恆用藥,及照顧自己的皮膚,症狀才逐漸控制良好。
目前陳同學不但外觀明顯改善,可以規律運動,還參加了學校的球隊,之前九歲時身高125公分,十一歲已長到150公分。今年陳同學受邀參加永慶盃路跑,希望透過自身的經驗分享,鼓勵更多異位性皮膚炎病友追求更好的生活。
林口長庚皮膚部部主任張雅菁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日應規則使用保濕劑,每天至少使用兩次,特別是在洗澡後。同時應選擇溫和不含香料和酒精的護膚品。在適度的運動後,盡快清洗汗液,並保持皮膚的水分,將有助於症狀的控制,讓病友也可以放心的從事運動。
陳俊賓指出,目前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包括局部外用免疫抑制劑和外用類固醇藥膏。中重度患者,則建議加上系統性治療,除了傳統的口服免疫抑制劑外,可考慮新興的生物製劑和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能更有效及安全地控制異位性皮膚炎,健保也已經有條件給付。
許多家長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和影響孩子長高,陳俊賓表示,類固醇列入必要性救急治療,但不會長期使用,短暫使用不會影響長高,醫師都會根據病人症狀慢慢減少類固醇使用時間和劑量,中重度患者不建議長期使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