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日多產140萬顆蛋價見底 搶設雞場為光電財!2縣市急祭禁令
【記者陳怡文、王志弘、古和純/連線報導】雞蛋風暴過後供多於求,目前每天約多出140萬顆,國人吃不下,導致價格低迷,超市每盒蛋不到50元。僅管如此,地方還在新設雞場,據農業部統計,蛋價高峰期2023年第1季蛋雞場在養戶2123場、在養4284萬隻,截至2024年第2季在養戶2243場、在養4643萬隻,才過4季大增120場、359萬隻,又以彰化增90萬隻、台南83萬隻、嘉義增81萬隻最多。
彰化縣、嘉義縣府已執行總量管制,暫停受理新設家禽畜牧場,台南則在評估中。農業部強調,暫停新設是地方政府權限,農業部配合。

農業部:每天過剩140萬顆雞蛋
台灣以2400萬人每人每天一顆蛋計算,每日需求12萬箱雞蛋(1箱200顆),根據農業部雞蛋產銷資訊,目前一天生產達12.7萬箱,等於每天過剩140萬顆,2024年12月底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資訊總中心日報表就直接顯示,國內蛋雞在產隻數屢創新高,雞蛋生產過剩超乎預期,呼籲各產區雞場儘速進行減產作業,以免血本無歸。
回顧蛋價巔峰,受禽流感跟天冷影響,產蛋母雞大減400萬隻、老母雞產蛋率下降,蛋中雞未跟上生產,致雞蛋缺口大,2023年3/6雞蛋價格飆上歷史新高,批發價從每台斤52元漲到55元,產地價從42.5元漲到45.5元,但隨進口雞蛋攻台、蛋雞增、產地率提升等,雞蛋命運翻轉,除了產量過量,又遇買氣不佳,雞蛋價連連跌,目前雞蛋產地價每台斤22.5元、批發價32元,超市通路販售10顆盒裝蛋,每盒40-50元,價格幾乎是砍半,距離高峰每台斤(約10顆蛋)整整少了23元。
據農業部資料,2023年第1季畜禽調查統計,蛋雞場在養戶數2123場,在養隻數4284萬隻,全國佔比中,彰化縣45.2%居冠,飼養場數913場、在養量1937萬隻,其次依序為屏東縣16.2%(316場、692萬隻)、嘉義縣11.2%(186場、481萬隻)、台南市9.5%(196場、407萬隻)、高雄市7.4%(135場、317萬隻)。
2024年第2季蛋雞場在養戶數2243場,在養隻數4643萬隻,前五大地區為彰化縣43.7%(2027萬隻)、屏東縣15.7%(729萬隻)、嘉義縣12.1%(562萬隻)、台南市10.6%(490萬隻)、高雄市7.3%(337萬隻),至2023年第1季統計資料,前五大雞蛋產區排名相同,比例微幅增減。等於才過4季,彰化縣增加90萬隻、屏東縣增37萬隻、嘉義縣增81萬隻、台南市增83萬隻,高雄市增20萬隻。

彰化和嘉義縣暫停受理設蛋雞場
《知新聞》追查,地方政府陸續展開總量管制,在養戶數占比排全國第一和第三的彰化縣和嘉義縣,都已暫停受理新設家禽畜牧場。
農業部表示,彰化縣已依據「申請農業用地作畜牧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及「彰化縣新設置畜牧場管理自治條例」暫停受理新設蛋雞場,現有畜牧場升級案例須經審查會由專家審查。嘉義縣依「嘉義縣新設置畜牧場管理自治條例」,於2025年1月1日起啟動暫停受理蛋雞場、蛋鴨場新設場的申請,預計維持一年至2025年12月31日。
農業部說明,暫停新設家禽畜牧場是地方政府權限,因畜牧場登記設立等主管機關是在地方,農業部沒權限,目前彰化縣、嘉義縣有此規劃,主要考量產蛋雞太多,尊重地方政府依據需求所做決策,「這一定有他的道理」,農業部就是配合。
農業部強調,若地方政府不同意新設,農業部全力支持,會做行政協助,比如雞農要貸款時會「建議不要申請貸款」,畢竟貸款需要理由,要說明清楚,如果為了蓋蛋雞場要來申請,會去問地方政府同不同意,不然設不下去卻申請貸款是個負擔,是站在「不想害他(蛋農)」的角度。
明明蛋價持續不振,為何雞蛋還產這麼多?農業部分析,去年缺蛋還需要進口,擔心又有這種狀況,以多養抵抗不可抗之因素,新增的蛋雞場有可能是原來肉雞場轉做蛋雞場,但由肉雞場轉做蛋雞場的確切數字,農業部沒有統計。
農業部表示,沒有牧場登記證就是不合法,要去跟地方政府申請,同意後會副本資料給農業部,掌握後端畜禽產業,農業部也沒有權利要求雞場關場;除非污染嚴重,地方政府有權要求關場,但會先要求改善,不改就處罰,不行才關場。

台南蛋雞農:有人蓋場是為賺光電財
在養戶排全國第四是台南市,農業局指出,台南蛋雞場已趨近飽和,並因生產數量導致產業收益降低,將持續觀察、評估是否暫停受理新設畜牧場申請。
台南在地蛋雞農認為,財團進駐、綠電政策、低利貸款等因素造成大家一窩蜂跟進設場,市況紊亂、價格動盪,也傷害了真正要務農的人。目前能做的是把雞顧好,提高產蛋率、防堵疫情,希望政府好好把關,不只是做好總量管制,更盼別讓投機份子來傷害農業。
他表示,外界普遍存有迷思,認為一顆雞蛋賺1、2元,2年就可回本,還能向農會貸款,建廠本錢很低,卻輕忽飼養成本與風險,以一場3萬隻為例,進1隻母雞成本約170元,得先砸500萬元;前2個月不產蛋,光飼料、營養品、水電就得燒300多萬元,如果期間遇到雞瘟,還沒進帳就血本無歸,彰化2023年就傳出有退休公務員連養二批都中禽流感,負債好幾千萬元,更時有所聞同行因而輕生,「養雞真的沒那麼好賺」。
雞農還說,之前蛋荒讓更多人產生「台灣很缺蛋」的錯覺,近年明顯感受到外行人一直衝進來,有人蓋場是為了太陽能板賺光電財,再把雞舍租給農民,也有財團、建設公司跨行炒品牌行銷,造成全國產量大大過剩,「小農只能咬牙苦撐。」
蛋雞場在養戶排全國第五名的高雄市農業局表示,全市蛋雞場計139場,在養隻數382.9萬隻,佔全國第5位約8%。高雄為大都會區雞蛋消費量較高,本身供應量不足原就需由鄰近縣市供應以滿足需求。目前新設蛋雞場及蛋量無大幅增加情形,暫無考量暫停受理牧場登記。
「缺蛋怪政府、蛋太多也要怪政府!」不具名蛋農表示,農委會應尊重市場機制,不該干涉自由市場,產銷失衡是蛋農自身的責任,若蛋農產量過剩蛋價下跌,飼料成本持續虧損下,應有蛋農撐不了3個月,就會被自主淘汰。

蛋商公會:地方核可新場有改善
台北市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天來表示,目前地方政府核可新增牧場狀況有改善,之前提到今年2、3月每日產量恐破13萬箱,是因為新蓋好的、還沒建好的雞場還很多,且舊場現在也是滿滿的,所以雞蛋數量會增加。
至於都是哪些縣市政府在核發許可的?林天來低調表示「不能隨便說,我不知道」,針對1年增120座蛋雞場、359萬蛋雞,他強調,沒有知道這麼多;農業部經查彰化縣、嘉義縣執行總量管制措施,他也說,政府的事他不予置評,也沒有權利干涉,沒有資格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