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加劇!苗改場5年成功改良蜂種 耐病力提升至87%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極端氣候加劇,國內蜂農面臨蜂種弱化、病蟲害好發及產量下降問題,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歷經5年成功育出兼顧耐病且產蜜量高的蜂種,農民自行留種耐病力為37%,經改良後耐病力達87%,技轉金額13萬元,可望強化蜂農自主育種能力。

苗栗農改場場長呂秀英表示,越愛乾淨的蜜蜂越不容易生病,是蜂群抵抗病害的重要行為,而採蜜力指標是產蜜表現,是評估經濟價值的關鍵。
台灣目前蜂蜜品系以義大利蜂最大宗,而國內蜂群多仰賴蜂農自行繁殖自交留種,導致蜂種逐年弱化、病蟲害好發及產量下降問題,苗栗農改場以清潔力、採蜜力為選育指標,進行品系篩選與雜交改良,歷經5年成功育出兼具耐病力且產蜜量高的蜂種。
蜂農自行留種蜂種清潔力70%、耐病力37%、採蜜力每季每群21公斤,對比優良蜂種,清潔力90%、耐病力87%、採蜜力每季每群34公斤。

苗栗農改場場長蠶蜂科科長呂秀英說明,當蜜蜂沒有生病、頭好壯壯,蜂的群勢很旺盛時,採出來的蜜很快就會被蜜蜂釀成蜜,熟成、濃縮起來,風味也會比蜂勢比較差的來的好。
育種流程,主要以蜜蜂高清潔力、採蜜能力做篩選,高清潔力部分,取完整蛹片,利用鐵罐子圈出固定面積,倒入液態氮,目的要將蛹片中的蜂蛹凍死,再將巢片放回蜂箱,如果蜜蜂清潔能力比較高,就會在短時間內將蜜蜂清除掉。
換言之,由於蜂巢會被封住,雄蜂要靠嗅覺去偵測裡面的幼蟲味道不同、死掉了,就會清掉,嗅覺靈敏度是靠遺傳特性,而幼蟲剛開始染病未發病前,就會被清掉。

另一調查為蜜蜂採集能力,畢竟蜂農會希望採到更多的蜂蜜,因此要看蜜蜂採集力好或不好,就會在每年春季大流蜜的時候,調查不同品系之間採蜜能力有什麼差異,會將蜜蜂採集來的蜜片取下來後,前後秤重,代表蜜蜂採集力、蜂蜜的消耗程度。
吳姿嫺強調,如果今天蜜蜂很會工作但也很會花錢,不是好蜜蜂,如果會工作又很省錢,存下的蜜的就會比較多,以採蜜能力當作母本,雄蜂的清潔能力當作副本,去進行雜交。
苗栗農改場助理研究員黃子豪表示,技轉金13萬元,包含蜂王種原30隻、雄蜂種原片6片、蜜蜂雜交性狀保留技術文件1件,另有專人指導時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