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史上刁鑽毒案「寶林茶室」關鍵解謎人 急診神醫蘇昱彰救白頭翁走行醫路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食物中毒史最刁鑽奇案「寶林茶室中毒案」,至今造成6人不幸死亡。當初最早鎖定兇手「邦克列酸」、突破膠著案情關鍵人物之一是馬偕醫院急診毒物科主任蘇昱彰。個性喜歡挑戰的他,在急診待25年,擔任急性中毒救命術指導員15年,「醫療不該先入為主認為不可能,而是看有什麼證據,事情總有第一次」,長期訓練的功力,讓他從單張X光片就能讀出患者背後故事。
喜歡挑戰遂從內科轉急診
蘇昱彰生長於雲林,小時候偶然拾獲受傷白頭翁,帶回家照顧直到康復的過程在他心裡撒下救人的種子,加上哥哥也是醫師,於是跟隨走上行醫之路。醫學系畢業後曾考慮內科、急診和婦產科等三個專科,第一年住院醫師先到內科,但個性喜歡有點挑戰,急診病人狀況相對內科患者多樣化,於是第二年住院醫師轉到急診,轉眼就過了25年。
擔任急性中毒救命術指導員至今15年,蘇昱彰指出,毒物科醫師大多有追根究柢的特質,在找到八九不離十的答案之前不肯輕言放棄。台灣過去從未檢出「邦克列酸」,全球中毒案例在莫三比克、印尼和中國廣東和黑龍江,他說,大家會覺得怎可能,但「醫療不該先入為主認為不可能,而是看有什麼證據,事情總有第一次」。
蘇昱彰指出,多虧重症醫學科問到詳細病史,兩位送到馬偕的病人都去過寶林茶室且食用河粉,GOT和GPT兩個判斷肝臟損傷指標,數值在短時間內飆升到幾千甚至高達一兩萬,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沙門氏菌都不會這樣,從關鍵字河粉及肝腎衰竭、肝指數飆升很快、意識不清等症狀,都跟中國邦克列酸中毒病例相似,因而快速鎖定兇手。
印象最深救活蝕骨水中毒者
馬偕醫院急診量排名全台第二名,最令蘇昱彰印象深刻的是2001年收治一位氰氟酸中毒病人,氫氟酸主要用於半導體和玻璃鑄造業的溶液溶劑,坊間稱為蝕骨水,有別於多數案例是防護衣或手套不小心破掉,氫氟酸潑濺到身體或手部產生疼痛而就醫,這位病人幻聽耳邊有個聲音告訴他「如果不喝一杯,待會有人灌你兩杯,就真的死定了」。
這位病人乖乖喝下一杯除鏽劑後趕緊帶著罐子,搭計程車直衝馬偕急診,總共在加護病房和一般病房住了11天,幸運康復出院。蘇昱彰說,全世界過去只有發表過兩例喝氫氟酸存活,均在歐洲,但都經歷嚴重心律不整,分別電擊30次和60次,馬偕這位是第三例存活,且沒有因為毒性發作引起心律不整而需要電擊。
蘇昱彰表示,隨著科技發達,現在開醫令就是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等先進檢查,其實單一張X光就可以解讀出病人的故事,包括開過什麼刀,是否常腰痛、氣喘之類,這是我特別發現的興趣,看過許多正常病人的X光片,就能一眼看出不正常的病人。
急診需要理性鎮靜勿流於情緒
急診形形色色的狀況相當多,即便家屬非常悲傷或誤解醫師的處置而生氣,蘇昱彰表示,急重症醫師都應保持理性冷靜,有同理心但不能一起陷入悲傷,別跟病人或家屬槓上,否則無法處理其他急重症病人,「我本身處女座比較務實,所以會掌握情緒在合理範圍,不會超過理性太多」。
蘇昱彰分享自己最後一次跟病人家屬講話比較大聲是在住院醫師第二年,那次有位男性受傷掛外科, 醫療團隊做了檢查,給冰敷袋消腫止痛,但去照X光的時候冰敷袋掉了,媽媽大聲責怪急診醫師都沒治療,因為媽媽有點誤解,讓他忍不住提高音量回應「有啊,怎麼沒有」,最後媽媽沿著急診走廊邊走邊哭罵醫生沒醫德。
蘇昱彰說,偶爾醫師會生氣通常是被誤解,尤其後續才趕到醫院的親友最容易誤解,因為沒有第一時間陪著病人到醫院,不清楚醫護已經對病人做了哪些處置。
上班前先在家裡大笑紓壓
馬偕醫院先前召開記者會,蘇昱彰首度分享如何找到寶林茶室中毒案的兇手,後來在急診室被不少病人和家屬認出,驚呼原來是新聞中的神人,不過蘇昱彰保持一貫冷靜繼續看診。他說,因為急診病人都在痛苦中,不能亂笑,「所以我都會在家裡先笑完,有時候太太問我笑什麼,我就說因為明天要上班沒辦法笑,現在先笑完。」
蘇昱彰笑說,常在家跟太太講垃圾話紓壓,自己的紓壓方式很多,大學是桌球隊,有空就去打桌球,羽球也打,近期則多跟小兒子一起打籃球,每週打三到五天籃球,每次一個多小時,還會聽音樂和看獲獎電影,休假時找美食打牙祭,「運動和美食都會分泌讓人感到快樂的血清素」。
寶林茶室中毒案首次在台灣發現「邦克列酸」,致命率高引起社會恐慌。不過,蘇昱彰表示,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必須在特定條件下才有辦法分泌出邦克列酸,包括溫度22~33°C之間,食材潮濕且有點油脂,並非所有河粉和米製品都有問題,如果運送條件溫度控制得宜,就不用太擔心。
【蘇昱彰醫師小檔案】
年齡:53歲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急診毒物科主任
家庭:已婚,育有二子一女
興趣:桌球、籃球、羽球、看影集、吃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