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260萬陸客仍創新高!綠委評台灣觀光沒特色 交長檢討行銷沒打中人心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李昆澤今(4/9)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上關注台灣觀光議題,2024年日本國際旅客3687萬人次,超過2019年、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國旅客還比2019年少了260萬,而台灣2024年國際旅客785萬7686人次,對比2019年僅恢復66.23%,批國外行銷要檢討,且台灣觀光特色、賣的東西都差不多,落羽松、櫻花你種我種大家都在種,只知道101、故宮等景點,交通部長陳世凱回應,代表台灣現在在其他各國的年輕人或旅客心裡的圖像不夠明顯,行銷的方式再檢討,會不會沒有剛好打中人心。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表示,國旅逐步回到疫情前,表現算是勉強及格,但國際旅遊跟疫情前相比,表現是不及格的,在出國旅遊人次上,2019年1710萬1335人次,2024年1684萬9683人次,恢復比例約98.52%,觀光署必須注意,現在年輕人出國比例越來越高,越來越不想要在台灣;來台旅客人次上,2019年1186萬4105人次,2024年785萬7686人次,恢復僅66.23%,這樣是不行的。
陳世凱回應,來台旅客的人次這幾年雖然都在增加,但是我們復甦的速度是比起其他國家有些慢,這部分我們應該要再加強,包含有些國外旅客來亞洲台灣不是首選,甚至連前面幾個都排不到,這我們要檢討我們在國外的行銷,
陳世凱認為,年輕人很喜歡出國,出國時心裡一定有一個圖像,哪個地方好玩他想去,代表台灣現在在其他各國的年輕人或旅客心裡的圖像不夠明顯,所以第一個行銷問題必須要解決,行銷費用有開始漸漸增加,也有漸漸看到成效,不過行銷的方式我們可以再檢討,行銷方式會不會沒有剛好打中人心去思考。
第二個、我們各國的服務據點過去是不夠的,這兩年在各國的觀光服務據點不斷在改善,第三、更重要的是旅客來台灣第一次之後會不會想來第二次,是品質就很重要,這部分牽扯到觀光人才,觀光署計畫2025年年底成立觀光研訓院,畢竟觀光人才是打底的工作。

李昆澤直言,國外旅客對於台灣的觀光印象到底是什麼,我們有國際觀光宣傳的經費,觀光基金中有精準客源的開拓計畫,今年編列約17億元左右,這麼多經費但我認為一直做得不好,2024年觀光署的報告,國際旅客對台灣的觀光印象就是101、故宮、西門町、信義商業區、淡水、阿里山、日月潭等等,我們對於各地的宣導不足、建立區域旅遊品牌特色努力不夠。
2024年各國國際旅客的統計,日本3687萬人次,超過2019年、創下歷史新高,且2024年到日本的中國旅客比2019年還要少了260萬,但是他們東亞跟歐美的旅客是大幅增加,韓國1637萬人次是2019年的94%,而我們才66%。
李昆澤認為,2024年中國出國人次比2019年還要少877萬人次,我們推動觀光發展是要依靠良好的旅遊品質、建立區域旅遊的台灣特色,不是依靠特定的國家。
陳世凱表示,台灣去年比起前年,日本客增加了40%、韓國客也增加了30%,歐美客增加20%,現在正在擴展中國以外的重要旅客區域,會持續努力。
李昆澤也點出台灣觀光面臨的困境,一、觀光同步性高,缺乏特色魅力、區域的景點品牌,台灣老街特色都差不多、賣的東西也差不多,落羽松你種我也種大家都在種,櫻花也是,沒有形成地方區域特色。
二、旅遊品質不佳,疫情期間轉型與改善不足,三、數位應用、資訊及交通整合不佳,乘車及購票資訊取得困難,標誌指引缺失或雜亂資訊近用性差,四、宣傳與特色無法結合,缺乏核心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