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直擊|十大神農痛心看「魚一池池浮上來」 淌血煮5千碗龍膽石斑粥暖災民(周末精選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知新聞》於災後走訪北門區「十大神農」養殖達人黃國良的養殖場,他驚悚回憶颱風天家鄉屋頂被掀翻、電桿倒整排,魚塭更是滿目瘡痍,他花費2小時、繞路上百公里救出員工,但災難還沒完,後續又面臨停電至少9天、發電機陸續「罷工爆掉」的嚴峻考驗,讓他無奈「該做的都做了,只能看著魚一池池浮上來」,慘賠2千萬元,欲哭無淚。不過他把心痛化為愛心,搬出冷凍庫裡的龍蝦、龍膽石斑等50萬元漁產,烹煮出5千碗的超豪華海鮮粥,分送給災民和辛苦的台電人員享用,也成為他此次風災最大慰藉。

科技業返鄉變十大神農屢獲獎 目睹慘況心淌血
黃國良原在科技業服務,半路出家返回故鄉北門當起養魚人,屢屢以創新思維顛覆傳統,不僅打造出全台第一個拿到歐盟無毒認證的養殖場,還獨創「生物鏈養殖法」,大如龍膽石斑、小至蝦貝等30多物種全都同池一起養,仿效海洋生態,達到一物剋一物又生生相息的平衡,自豪「我們的養殖水產比野捕海鮮更好吃」。
期間獲獎無數,水產界最大的「海宴獎」就拿過4次,更榮獲第33屆「十大神農獎」。除了精進養殖,他還研發出結合風力發電、太陽能板及儲能電箱的「自電自用」系統,勇奪「2024國家永續發展獎」。即便獲獎無數,在此次丹娜絲颱風面前,他與眾多養殖戶一樣,都成了無助的受災戶。


沿途滿目瘡痍 繞2百公里急救人
黃國良17日接受《知新聞》專訪,直說「這輩子,從來沒有遇過這麼強的風!」他回憶起颱風當晚,語氣中仍帶著餘悸。身為養魚人,颱風天原本該衝魚塭以減少災損,然而丹娜絲的狂暴卻讓他「嚇到不敢出門」。隔天清晨,風雨稍歇,他立刻駕車往養殖場狂奔,一定要救出貨櫃屋裡的2位移工。
原本來回30公里的路程,那天卻成了漫漫長路,「我開了2百多公里、2個多小時,就是進不去漁場裡面。」沿途電線桿如骨牌般倒塌、路樹橫躺、電線垂落,寸步難行。他好不容易借到摩托車,才得以將2名移工接出魚塭,「他們都嚇死了,一直說『好可怕!貨櫃搖來搖去,很擔心整個被吹走』」,他則笑著回應,人平安就好,當時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



電斷逾10日!發電機連環爆 2千萬心血歸零
人雖然平安,但災情卻逐漸浮現。黃國良說,初期並未太過擔心,畢竟養殖十多年來,從未遇過停電超過2天的情況,「可是到今天第11天了,我還有一個場域沒有復電,看不到電來的那一天!」
他出動4台發電機救3場魚蝦貝,但隨著停電時間拉長,發電機也「累爆了!」,第二天先故障了1台,到第三天、第四天陸續出現問題,四台全都報銷,他焦急找人搶修,好不容易修復一台,運轉兩天後卻再次「爆掉」,連師傅也搖頭「沒辦法修了,整個引擎都燒壞了。」
黃國良說,電力中斷,魚池缺氧,加上豪雨導致海水淡化,停電第五天開始傳出災情,粗估光漁獲損失就至少2千萬元,其中,上百萬顆鳳螺全滅,龍膽石斑也有3、4百尾,虱目魚則約3、4千尾,「真的無能為力,已經極盡所能地想要去做一些調整改變,但就只能看著魚一池一池地浮上來。」




欲哭無淚!化悲痛為力量 超豪華海鮮粥暖人心
此災風災不僅摧毀了魚塭,連冷凍庫也難逃斷電。黃國良指出,他發現部分漁產開始解凍失溫,基於對品質的堅持,不容有一絲絲風險,當下決定認賠,不能流通市面,便把這些心血搬出,煮成一鍋鍋的豪華海鮮粥,分送給辛苦的搶修人員和受災民眾。
他當天自己煮了3百碗,隔天有團隊協助烹煮,他負責供料,3天清出凍庫約50、60萬元漁產,總計送出約5千碗海鮮粥,他看見災民驚喜「哇!裡面有龍膽石斑、龍蝦」,儘管損失慘重,心中滿滿慰藉。

他說:「看到台電工程人員和災民,真的是很辛苦,連續三、四天連一口熱飯都吃不上。對我而言其實欲哭無淚啦!但是至少可以讓這些人在這麼寒冷的、這麼無助的狀況之下有一口熱騰騰的海鮮粥可以吃,我個人是蠻開心的!」

痛批政府失能 悲嘆「台灣怎麼了?」
「天災沒辦法怪任何人,我們也不會去怪任何人。」黃國良說,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至少他還有能力、還有東西可以拿出來幫助這些人。
而這份自我承擔,反襯出他對台南市政府應變能力的極度失望,「同業每個人都孤立無援,真的找不到人可以幫忙。」,他深感偏鄉被遺忘了,第11天了,路樹倒了還是堆在那裡、鐵皮還是在那邊飛,「我們在這邊沒水、沒電、沒網路,當我在急難、需要救助的時候,你至少讓我知道災損產生了,那接下來我怎麼去恢復?」



他坦言,歷經這次打擊,不知道能不能再站起來,也在考慮該不該堅持留在台灣,還是遠離他鄉另謀發展,「我很認真在思考」。
他還說,這些日子受到很多人的鼓勵,深受感動,當然也有充斥些政治惡鬥的留言,只能說「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他會想辦法繼續堅持下去。



推薦新聞
復原直擊|台南火鶴百大青農生死戰! 6旬老母痛心爬4米補破網:不能斷在這代
獨家|「十大神農」心寒想出走!災後11天沒電害2千萬魚蝦翻肚 嘆被南市府遺忘苦問:未來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