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十大神農」心寒想出走!災後11天沒電害2千萬魚蝦翻肚 嘆被南市府遺忘苦問:未來在哪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肆虐台南,帶來史上最嚴重的停電災情,更對養殖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曾獲十大神農、國家永續發展獎的養殖達人黃國良接受《知新聞》專訪感慨萬千:「偏鄉被遺忘了!我們是災民不是難民!」痛陳感受不到政府的災害應變能力,號稱以農立國,卻是極度的不友善。他深耕12年首次萌生「出走」想法,坦言「該不該繼續堅持把這些東西留在台灣?還是去一個對農漁業更友善的國家!」

科技業返鄉變十大神農屢獲獎 目睹慘況心淌血
黃國良原在科技業服務,半路出家返回故鄉北門當起養魚人,屢屢以創新思維顛覆傳統,不僅打造出全台第一個拿到歐盟無毒認證的養殖場,還獨創「生物鏈養殖法」,大如龍膽石斑、小至蝦貝等30多物種全都同池一起養,仿效海洋生態,達到一物剋一物又生生相息的平衡,自豪「我們的養殖水產比野捕海鮮更好吃」。
期間獲獎無數,水產界最大的「海宴獎」就拿過4次,更榮獲第33屆「十大神農獎」。除了精進養殖,他還研發出結合風力發電、太陽能板及儲能電箱的「自電自用」系統,勇奪「2024國家永續發展獎」。即便擁有如此輝煌的成就,在此次丹娜絲颱風面前,他與眾多漁民一樣,都成了無助的受災戶。



黃國良17日接受《知新聞》專訪,不復過去侃侃而談養魚經的意氣風發,滿臉倦容,「每天睡不到2小時」,語氣更是無奈「到今天第十一天了,我還有一個場域沒有復電,看不到電來的那一天...」他粗估光漁獲就損失超過2000萬元,上百萬顆鳳螺全滅、300多條龍膽石斑翻肚,還有數以千計白蝦、虱目魚,「真的無能為力,已經極盡所能地想要去做一些調整改變,但就只能看著魚一池一池地浮上來。」



繞上百公里救人 颱風過後才知嚴重性
他回憶颱風當夜,是他生平第一次不敢出門巡魚塭,天一亮馬上開車去找顧魚場的員工,沿途電桿、路樹倒整排阻斷通行,原本15分鐘路程開1個多小時,繞了整整上百公里,再借機車前往,終於見到2名員工,「一開始我們真的(對災情)沒有太大感覺,人救出來了,人沒事了,大概就安心了。」
黃國良表示,過去頂多停電2天,這次到了第4天,4台發電機不堪負荷紛紛罷工,但缺工又缺料,魚池缺氧加上幾天豪雨造成海水淡化,魚蝦貝陸續暴斃,他才意識到這次的嚴重性前所未見。


災後11天沒水沒電沒網路 市府卻無災害應變
黃國良養殖3場域,分別A池1.7甲、B池3甲、C池6甲,其中A池最快復電,卻是已第9天,B池則是第10天,損失慘重可想而知。更令他灰心的是「對台南市政府的災害應變能力感到極度失望」,反而非常羨慕嘉義縣政府滾動式發布發電機租售、油料補助、魚屍清理等相關救災資訊,台南市完全沒有,連一條相關公告都沒有,「這是我們覺得蠻可悲的一件事情。」
「這邊沒水、沒電、沒網路,當我在急難、需要救助的時候,至少讓我知道災損產生了,那接下來我怎麼去恢復?」黃國良強調,養殖漁民需要的不是金錢,到第十天了,看不到市府網站有張貼相關訊息,「同業每個人都孤立無援,真的找不到人可以幫忙。」

市長勘災0作為 不如里長自掏腰包奔走累翻
黃國良深感偏鄉被遺忘了,第11天了,路樹倒了還是堆在那裡、鐵皮還是在那邊飛,有朋友屋頂被掀翻,只能睡在濕透的沙發上,政府大規模徵帆布,而不是緊急安置收容。
「當然有看到市長來勘災,然後呢?下了什麼指令?沒有!我們完全沒有感受到。」看到北門區區長林建男累得跟狗一樣,還自掏腰包協助災民,上級單位卻毫無作為,讓他感慨萬分。



轟政府救災不力 對農漁業不友善想出走
「我們是災民不是難民!沒有政府才稱為難民。」他說,一個國家最基本的是讓人民安居樂業,而不是每天面對政治性的抨擊,社會變得沒有是非!好比他出清凍庫漁獲,煮了4、5千碗的海鮮粥分享給災民、台電人員,卻有人留言「怎麼不把小孩煮了餵狗吃? 臺南狗很可憐的」,令他震驚又心寒「我真的不知道臺灣怎麼了?連各自主張的權利都沒了嗎」?



黃國良指出,此次風災最大的感觸是,台灣號稱以農立國,對農漁業越來越不友善,而且是極度的不友善!他也有接到銀行、農業金庫願貸款救助,但錢總是要還,更擔心養殖人的未來又在哪?

他坦言:「這幾天真的很認真的在思考說,是不是需要繼續堅持把這些東西留在台灣?還是去一個對農漁業更友善的國家,真的有在思考。」


推薦新聞復原直擊|台南火鶴百大青農生死戰! 6旬老母痛心爬4米補破網:不能斷在這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