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別輕忽姿勢性低血壓!常見4原因 器官供血不足易休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前總統陳水扁妻子吳淑珍昨日因姿勢性低血壓,第一時間送到醫院時昏迷指數3,目前生命徵象回穩。姿勢性低血壓是老人常見的問題,好發於改變姿勢時,醫師指出,可能原因包括體液不足、年紀大後自律神經系統反應變慢、神經病變、有吃降血壓藥或利尿劑,建議慢慢改變姿勢、補充足夠水分、穿彈性襪及調整藥物。 2025/08/16 15:13 生活 醫藥
專訪|父親生日或許是夏天!大陳義胞當碼頭工撐全家 羅智強不捨失智爸:我的100分父親 【記者蘇柏銓、陳卓邦/台北報導】「你為什麼那麼久沒來看我?」高齡失智的父親一見到羅智強,眼眶瞬間泛紅。數天前,他才剛挺過立委罷免案,帶著好消息回家,沒想到第一句話竟是質問而非祝福。羅智強一時語塞,急忙解釋,但父親只聽到「我選上立委」接著流下開心的眼淚。這場父子之間久違的重逢,讓羅智強紅了眼眶。趁著父親節前夕,他接受《知新聞》專訪,回憶起兒時與父親的互動,從碼頭工人的沉默身教,到老年罹癌失智的依戀片段,每個細節都讓他心中五味雜陳。「我覺得他是100分的父親。我很高興這輩子當他的兒子,以後無數的下輩子,都當他的兒子最好。」 2025/08/10 13:24 政治 國會攻防
王齊麟陪罕病家庭舒壓!走過三年低潮 鼓勵說出困境找回力量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台約有1.9萬個罕病家庭,多數照顧者每日陪伴病友超過12小時,長期承受龐大身心壓力,逐漸失去自我與外界連結。奧運金牌國手王齊麟今日分享自身低潮三年的經驗,不僅輿論壓力也自我懷疑,當他和李洋都覺得快撐不下去時,向親友訴說困境後意外獲得支撐力量,讓他們可以驅散負能量,因此鼓勵照顧者遇到困難講出來。 2025/08/09 18:41 生活 醫藥
轉不開瓶蓋才知肌少症!老婦跌倒粉碎性骨折 簡單3招保肌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68歲曾女士過去沒有運動習慣,肌力隨著年紀增長流失而不自知,突然有一天發現走路感到吃力,連瓶蓋都轉不開,還因為肌力不足跌倒導致脛骨粉碎性骨折,才開始正視骨質疏鬆及肌少症問題。醫師建議,快走、爬樓梯、深蹲等簡單動作,攝取足夠蛋白質並多曬太陽、避免久坐都有助於延緩肌少症。 2025/08/09 12:21 生活 醫藥
糖尿病藥「二甲雙胍」有望降失智風險 北醫大研究登國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議題倍受關注,台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常用於糖尿病治療用藥「二甲雙胍(Metformin)」,不僅有助於血糖控制,對於肥胖病人而言,長期使用更可望顯著降低罹患失智症與整體死亡率的風險。這項突破性發現已發表於國際期刊《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025/08/09 10:09 生活 醫藥
逾3成消防員壓力爆表、半數睡不好! 專家提1015「輪班小睡」建議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火神的眼淚」悲劇頻傳,10年來已有43位消防員殉職。台灣職業衛生學會最新調查顯示,被期待成為「24小時全能保母」的消防員中,有高達34.9%的人長期處於職場高壓,更有超過半數回報睡眠品質不佳,專家指出,減輕消防員壓力的四大關鍵因子,包含改善勤務時間、睡眠品質、並提供完整的情緒支持系統。 2025/08/07 16:22 生活 醫藥
攝護腺肥大免驚手術損性功能 新微創手術助翁拔尿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70歲以上男性高達七至八成罹患攝護腺肥大,若長期未治療,可能導致膀胱功能退化、結石,甚至腎臟損害。一名83歲男性的攝護腺肥大超過190 cc,反覆性排尿困難,由於年紀大且健康狀況不佳,無法接受傳統的刮除或雷射手術,原以為得長期使用尿管,接受新式微創手術後三周拔除尿管順利排尿。 2025/08/07 12:03 生活 醫藥
長期戴護腰易肌肉失能!5情況快就醫 可能感染、癌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長時間久坐、姿勢不良容易導致下背部痠痛,許多人會穿戴護腰,但護腰並非萬靈丹,除了醫師指示,不建議長期穿戴以免造成核心肌群功能下降,建議在疼痛加劇或從事可能引起疼痛的動作時才使用,休息時應取下並規律運動訓練腰部肌肉。如有發燒、下肢無力、嚴重疼痛、體重下降、大小便失禁應立即就醫。 2025/08/06 14:16 生活 醫藥
前5個月交通事故死亡破千人!台南市142人居冠 交通部:恍神自撞居多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交通部今(8/6)進行2025年8月份道路交通安全說明,統計2025年1至5月機車、酒駕、兒少死亡皆比去年同期下滑,但高齡者死亡增加25人、增幅5.2%,主要是身體機能不佳小事故就可能釀大衝擊,事故多為騎機車;至於兒少死亡33人比去年降10.8%,主要多為受傷,其因是被載,但兒童騎腳踏車事故在提高;至於台南市整體交通事故死亡居冠,且比去年增37人,多是自撞以恍神、心不在焉比較多。 2025/08/06 12:36 生活 交通
醫美打外泌體全違法!小心菌血症死亡 明年起重罰2千萬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目前僅有條件核准外泌體做成保養品,尚未開放治療行為,若要進行外泌體治療,須先向衛福部申請人體試驗,核准才能收治病人。不少醫美診所幫客人偷偷注射外泌體全屬違法,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警告,別亂打不合格產品,一不小心恐因菌血症死亡,再生醫療雙法明年1月正式實施後,最高可開罰2000萬元。 2025/08/03 15:4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