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台灣年輕大腸癌發生率居全球前三!40歲起篩檢 死亡率降4成

台灣年輕大腸癌發生率居全球前三!40歲起篩檢 死亡率降4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40至49歲男女的大腸癌發生率均高居世界前三名,國民健康署自今年將大腸癌篩檢起始年齡從50歲下修至45歲,台大醫院最新研究證實,相較於50歲才開始做糞便潛血檢查,提前自40至49歲間開始篩檢,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23%、死亡率42%,每檢查1548人即可預防一例大腸癌。
台灣年輕腸癌增逾1.5倍 女子半年腹脹像孕婦確診晚期

台灣年輕腸癌增逾1.5倍 女子半年腹脹像孕婦確診晚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40-49歲大腸癌發生率近年增加超過1.5倍,一名39歲女性半年內肚子大得像孕婦、大便變得稀軟,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腹脹,就醫檢查確診晚期大腸癌。醫師分析肇因除了不良生活作息,吃太多高脂肪、紅肉與加工食品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壞菌釋放有害代謝物引發腸道慢性發炎、黏膜損傷,進而增加瘜肉生成並誘發大腸癌。
高溫慎防心肌梗塞!超過31.5℃ 風險增加近3成

高溫慎防心肌梗塞!超過31.5℃ 風險增加近3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夏天正式來臨,未來一周高溫可達31℃至36℃,醫師提醒,氣溫超過30℃時,急性心肌梗塞風險會漸漸升高,當超過31.5℃,風險增加接近三成,每上升1℃,整體的死亡風險會增加3%,倘若病人年紀大或有糖尿病,風險會更高。特別注意,進出冷氣房導致溫差大於8.5℃,或是缺乏空調而持續燜熱的室內環境,一樣會增加心肌梗塞發生率。
台中17歲少年體重123公斤 「減脂不減肌」8月瘦16公斤!醫師揭減重關鍵

台中17歲少年體重123公斤 「減脂不減肌」8月瘦16公斤!醫師揭減重關鍵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17歲黃姓少年,國中時體重已達97公斤,高中更暴增至123公斤,經體檢發現尿酸值異常,在家人陪同下就診臺中榮總家庭醫學部健康減重門診,醫師透過量身打造減重計畫,並在個案管理師協助下,學習調整飲食與作息習慣,8個月內減重16公斤,體脂率從40.4%降至32.8%,成功達到「減脂不減肌」,讓他重拾健康體態與自信。
高齡腹膜透析減少心血管風險 住院與死亡率約降3成

高齡腹膜透析減少心血管風險 住院與死亡率約降3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腹膜透析過去常被認為比較適合年輕病患,老人擔心手抖、視力差容易在換液過程中發生失誤,進而導致感染,不過林口長庚分析4.8萬名採用腹膜透析的高齡患者,發現可減少心血管疾病住院和死亡風險約3成,因此,林口長庚護理團隊自行開發「創新換液輔具」,大大提升長者居家透析的安全性,讓他們不用依賴別人就能完成腹膜透析。
免疫低下患者住院風險>常人4~17倍 專家:新冠確診「要篩不要猜」!

免疫低下患者住院風險>常人4~17倍 專家:新冠確診「要篩不要猜」!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確診「要篩不要猜」!高風險族群感染新冠肺炎後,由於免疫力低下,較易有併發重症或死亡風險。研究顯示,各式免疫低下患者住院風險恐是一般人的4至17倍,多個相關團體聯合呼籲高風險族群,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篩檢並就醫,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時間。
周末精選|第七波新冠疫情又急又兇!羅一鈞揭2大原因 下周是關鍵

周末精選|第七波新冠疫情又急又兇!羅一鈞揭2大原因 下周是關鍵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第七波新冠疫情又急又兇,主因變異株NB.1.8.1免疫脫逃性強、傳播力高,加上從去年夏天第六波疫情後將近一年沒有新冠流行,多數人沒感染過最新變異株。疾管署預估,6月底至7月初達到疫情高峰,屆時單周新冠就診人次逾20萬,端午連假後一周是這波疫情高低關鍵,最快7月底至8月初脫離流行期,6到8月初預估171萬人次就診。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