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交通死亡人數!行人創歷年同期最低、兒少增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交通部今舉行「2025年4月份道路交通安全說明」,公布今年1月份交通傷亡數字,今年1/25晚間,國道1號南向楊梅休息站發生電動車自撞火燒車意外,造成車內8人(2大6小)共4人死亡、4傷慘劇,導致幾年1月份兒少交通死亡達9人,對比基準年的6人數據增加50%,但對比去年同期則持平。 2025/04/10 16:25 生活 交通
租BMW去新竹買貢丸!衝撞楊梅休息站6車 被問「自動駕駛」這樣說 【記者林志青、盧麗蓮/綜合報導】楊梅休息站昨晚發生6車被撞意外!一名黃姓男子租車從台北前往新竹買貢丸,打算在楊梅休息站進行短暫休息,卻失控撞上一旁護欄,再擦撞停放休息站的6車,黃男輕傷送醫未酒駕,後續由楊梅分隊依規定處理。由於今年2月才發生楊梅火燒車事件釀4死,意外發生時備受關注。 2025/03/28 09:17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楊梅火燒車4死|高公局曝休息站存廢 輔駕避撞「有解方」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道1號南向楊梅休息站上月25日晚間發生電動車自撞火燒車意外,造成車內8人(2大6小)共4人死亡、4傷慘劇。民眾熱議楊梅休息站存廢問題,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表示,小型休息站民眾有需求,主要是拜託大家正確使用輔助駕駛。近4年國道施工車輛遭撞事故共計454件,其中128件肇事駕駛承認開啟輔助駕駛系統。內側緩撞車被撞擊率高,為避撞靠近分隔島,不在車道中間反而不容易被偵測,現在就讓緩撞車走內側車道中間。 2025/02/04 15:57 生活 交通
楊梅火燒車4死|家屬徵影片「想了解第一時間作為」惹議 警消回應了 【社會即時中心/綜合報導】國道1號南向楊梅休息站上月25日晚間發生電動車自撞火燒車意外,造成車內8人(2大6小)共4人死亡、4傷慘劇。家屬心碎地在社群發文,希望徵求當時的影片,「想了解警消第一時間的作為」,但該句話卻惹議,遭質疑冒生命救人還被檢討,對此警消今天也回應了。 2025/02/01 15:55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突發現場
楊梅火燒車4死|2歲童拔管噴大量血 小姊弟上下冰櫃!舅:苦楚真的好痛好痛 【社會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新春連假第1天,國道1號南向楊梅休息站25日晚間7時26分,發生一起電動車不明原因自撞火燒車意外,造成車內8人(2大6小)共4人死亡、4傷慘劇。其中4歲倪姓女童和2歲展姓男童,分別因90%燒傷和嚴重顱內出血搶救無效死亡,舅舅悲痛發文,看著大姊被紗布包裹的臉部,當他抱起姪子移至冰櫃前,口中還流出大量鮮血,小姊弟分別放在上下層冰櫃,「那種心酸難過苦楚真的好痛好痛」。 2025/01/27 19:04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突發現場
賴清德昔批警打詐不力 今赴中正一、二分局慰勉基層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20日出席警政署署務會報,質問警察政署每年打詐破獲件數僅占1.3%,要求加強打擊詐欺。此話一出引起全國警察反彈,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發聲明要總統道歉。賴清德今天下午先後到台北市警局中正一及中正二分局慰勉基層同仁,賴清德感謝警察堅守崗位,並承諾台灣會持續進步,但並未道歉。 2025/01/27 15:50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獨家|楊梅火燒車4死!運安會現場勘查 採集重要跡證 【記者林志青/桃園報導】國一南下楊梅休息站前分隔島,25日晚上發生電動車自撞起火釀4死4傷意外。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今天下午派員重回現場,針對事故車輛拍照蒐證,並拆解車上的部分重要零件,試圖釐清事故發生原因。 2025/01/27 12:44 社會 突發現場
電動車自撞4死|高公局公布6大輔助駕駛盲點 楊梅事件陷入2誤區 【記者林志青/新北報導】國道1號南向楊梅休息站25日晚間7時26分發生火燒車意外,1輛電動車不明原因自撞分隔島,造成4死4傷慘劇。高公局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國道1號高架南向銜接楊梅休息站入口路線設計及交通設施均符合規範;近期將增設警示標誌,提醒用路人注意前方速限降低應小心駕駛及手握方向盤不依賴輔駕。 2025/01/27 11:19 生活 交通
楊梅火燒車4死|3童相驗結果出爐! 駕駛擇日解剖釐清死因 【記者曾伯愷/桃園報導】國一南下楊梅休息站前分隔島,昨天晚上發生電動車自撞起火釀4死4傷意外。今天下午檢警相驗遺體,未成年3名死者,分別因頭腹部外傷、胸、腹部出血,引起外傷性休克死亡,至於駕駛將擇期解剖釐清死因。 2025/01/26 19:50 社會 突發現場
楊梅火燒車|住院託顧3子女痛失2歲兒 他曝:姊夫習慣輔助駕駛 【記者曾伯愷/桃園報導】倪姓男子昨晚開著一輛電動租賃車,載同妻兒及小舅子3名姪女北上中壢出遊,不料,回程途中卻自撞國一楊梅休息站匝道分隔島起火,造成4死4傷意外。今天上午檢警相驗,倪男小舅子透漏,姊夫習慣性開輔助駕駛的習慣,但他研判是機械故障釀禍,後續定會詢問租賃公司以及相關賠償。 2025/01/26 16:39 社會 突發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