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楊梅火燒車4死|高公局曝休息站存廢 輔駕避撞「有解方」

生活 交通
2025/02/04 15:57
問問 文章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道1號南向楊梅休息站上月25日晚間發生電動車自撞火燒車意外,造成車內8人(2大6小)共4人死亡、4傷慘劇。民眾熱議楊梅休息站存廢問題,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表示,小型休息站民眾有需求,主要是拜託大家正確使用輔助駕駛。近4年國道施工車輛遭撞事故共計454件,其中128件肇事駕駛承認開啟輔助駕駛系統。內側緩撞車被撞擊率高,為避撞靠近分隔島,不在車道中間反而不容易被偵測,現在就讓緩撞車走內側車道中間。

分享 連結 下載App
高公局交管組科長蔡明哲(右)。陳怡文攝 zoomin
高公局交管組科長蔡明哲(右)。陳怡文攝

高公局交管組科長蔡明哲表示,車輛在高速行駛下應變時間有限,建議手握方向盤,注意前車以便反應,現階段多數車都有搭載輔助駕駛系統(ADAS),目前台灣市售車輛之輔助駕駛系統為等級0-2(SAE J3016 Level 0-2),雖然有自動跟車(ACC)及車道置中(LKC)等功能,有助行車穩定性,但對路況變化的反應仍有相當之侷限性。

蔡明哲強掉,尤其是各家車廠採用技術不一,建議依各車廠訂定手冊使用方式,不要把輔助駕駛當成全自動駕駛「放手讓車輛操作」,如手不放在方向盤,違反規定可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43條,6千至3.6萬元。

盤點目前市售車輛所配備之輔助駕駛系統,可能無法即時或正確辨識下列6種路況:一、與前車速差過大或前車為靜止狀態(如:故障車、高速公路事故處理車輛、施工車輛)。

二、前車未行駛於車道正中間。

三、上下坡度或彎道曲度變化較大路段。(影響雷達偵測角度)

四、旁車突然切入車道前方或前車突然轉向。

五、濃霧、雨天或強光等特殊天候環境。(影響雷達和鏡頭的效能)

六、特殊形式之車輛、摩托車,靜止行人。(無法正確辨識該類人、車)

高公局副局長彭煥儒。陳怡文攝 zoomin
高公局副局長彭煥儒。陳怡文攝

雖現行並無特別針對不當使用輔助駕駛系統之一般交通事故進行統計,蔡明哲說,經公警局協助蒐集近4年(110-113年)國道施工車輛遭撞事故共計454件,其中約5成(235件)肇事車輛為配備有輔助駕駛系統車輛,而在這些配備有輔助駕駛系統車輛中超過5成(128件)肇事駕駛承認有開啟輔助駕駛系統。

前述配備輔助駕駛系統車輛撞擊施工車輛之肇因,有近9成係駕駛人未注意車前狀態、分心駕駛或使用輔助駕駛系統不當。蔡明哲補充,由於事故數字為緩撞車追撞事故型態統計,所以沒有特別針對地點進行統計。

針對緩撞車遭撞事故,高公局副局長彭煥儒表示,有找相關等車安中心單位了解,由於施工是必要的,而靠內側被撞的機率比較大,外側較少,由於車輛為了防撞,不在內側車道的正中間,反而不容易偵測,現在就是讓緩撞車走車道中間,其次,也找車商在販售的時候要盡量提醒購買車主,該車是輔駕不是自駕。

蔡明哲呼籲,目前輔助駕駛系統尚未達自動駕駛程度,駕駛仍需肩負車輛控制責任,無法取代真人操作車輛;駕駛人使用輔助駕駛系統時,雙手仍須持續握著方向盤,保持警覺並注意路況,隨時準備介入操控或煞車減速。特別是進出高速公路交流道、服務區或休息站時,因須變換車道且匝道線形變化較主線為大,強烈建議用路人不要使用輔助駕駛系統,以免輔助駕駛系統對路況辨識失敗而肇致事故。

廣告

楊梅休息站存廢?高公局:小型休憩場所有需求

有不少民眾議論,根本不需要楊梅休息站,是否考量存廢問題?彭煥儒表示,國內外都有在討論,民眾可能有疲勞駕駛,如果走高架,從基隆端上國道,第一個碰到的服務區是湖口服務區、約80多公里,在國內希望以最多60公里左右就有一個休息站或服務區處理,所以才會在湖口前面設置楊梅休息站,且只有走高架才能進入,就是要讓民眾可以如廁、休息,是從服務面設計。

彭煥儒也說,以小型休息站來說,木柵休息站很少人去,但其實隨時都是滿的,顯見這種小型休憩場所民眾有需求,所以休息站的存廢問題,高公局認為,多一個休息地點給民眾選擇,畢竟輔助駕駛事故在哪裡都有,春節發生的事故確實比較嚴重,但不代表其他地點不會發生,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拜託大家正確使用輔助駕駛。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知新聞年度報導
# 交通部 # 國道 # 高公局 # 楊梅 # 火燒車 # 輔助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