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台積電首季營運持續輾壓三星 專家:不能小看其記憶體和晶圓代工實力

台積電首季營運持續輾壓三星 專家:不能小看其記憶體和晶圓代工實力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全球前二大晶圓代工台積電(2330)和三星營收和獲利差距持續拉大,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分析,以今年首季營收和獲利來看,台積電營收和獲利的年增率分別年增3成及6成都遠勝於三星的年增8.5%及年減逾42%,不過,也不能小看三星,最近宣布將調高DRAM價格及獲得Switch2的晶片訂單,都有利於帶動其營收和獲利回升。
台積電海外廠良率媲美台灣母廠 一文看懂究竟如何辦到?

台積電海外廠良率媲美台灣母廠 一文看懂究竟如何辦到?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日前傳出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試產4奈米時,良率媲美台灣4奈米廠,甚至還略高於台灣廠,令不少人懷疑可能性。不過,台積電科技院士、營運暨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張宗生就透露,事實上,台積電在製造上為了確保全球生產的一致性,開發「全球製造管理平台」,將所有製造知識整合到 IT 系統中,包括管線配置、原材料品質、設備參數和精密複雜的 SPC(統計製程管制) 等,從而確保海外經營廠對齊台灣晶圓廠的標準。
核三廠歸零1|從10大建設榮景到廢核四!47年核能時代終結 供電難題來襲

核三廠歸零1|從10大建設榮景到廢核四!47年核能時代終結 供電難題來襲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屏東恆春核三廠2號機預計2025年5月17日停止運轉、18日凌晨起除役,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核電走過47年歷史,曾占全台發電量逾五成,如今歸零,替代能源是否足夠,成全民關注焦點。《知新聞》規劃專題,帶讀者回顧核電廠從十大建設的驕傲,到核四停建的爭議,在半導體及AI資料中心龐大用電需求下,台灣未來如何穩定供電、避免缺電危機。 搶在核電除役前,立法院2025年5月13日通過《核管法》修正草案三讀,讓法定運轉期40年最長可延長20年。但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修法通過不代表核三廠2號機5月18日後可繼續運轉」,仍需經3年半安全體檢程序。 專家示警,核電歸零後的結構性問題,數據表面看起來供電無虞,實際上夜間風險巨大,加上再生能源發展進度也令人擔憂,原訂2025年達20%目標,2024年卻僅達11.6%,短期要補足廢核後的電力缺口不太可能。
核電歸零3|2奈米製程占高雄用電逾10% 3大產業面臨供電壓力測試

核電歸零3|2奈米製程占高雄用電逾10% 3大產業面臨供電壓力測試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進入AI時代,資料中心成為重要設備,但是耗電也成為最大問題,台電在2024年8月宣布,為確保電力系統穩定與安全,參考新加坡、韓國經驗,透過用電控管,引導用電量5MW以上資料中心,暫定桃園以北地區的資料中心申設,優先至擁有充足再生能源的中南部地區設廠,顯示在AI龐大用電需求下,仍有電力吃緊疑慮。
環球晶美國德州新廠正式啟用 宣布加碼投資1200億元響應川普政策

環球晶美國德州新廠正式啟用 宣布加碼投資1200億元響應川普政策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 環球晶圓(6488)董事長徐秀蘭今參加美國德州新廠 GlobalWafers America(GWA)開幕,該廠總共投資35億美元(約1056.4億元新台幣),為業界最先進、具一貫製程的12吋半導體矽晶圓製造廠,由於美國客需求相當殷切,她進一步宣布公司將有意擴展GWA營運規模,再挹注40億美元(約1207.3億新台幣),累計投資75億美元(約2263.7億元新台幣),以因應市場成長趨勢與川普政府的重點政策。
台積電今年將蓋9座新廠!台中新廠年底動工 2028年量產2奈米以下產品

台積電今年將蓋9座新廠!台中新廠年底動工 2028年量產2奈米以下產品

【記者蕭文康/新竹報導】台積電科技院士、營運暨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張宗生今在技術論壇中說明台積電在製程、全球擴廠及先進封裝進度,其中,領先業界的2奈米技術正邁入量產,並將在今年下半年大量量產,3奈米車用電池產品今年也已經開始出貨,同時,台積電從2017年到2020年每年平均新建的3座新廠,從2021年到2024年已經每年建廠數量增長到5座, 2025年更加速腳步預計將新建9座新廠,包括8座晶圓廠和1座先進封裝廠。
前總統蔡英文參訪環球晶子公司Topsil  徐秀蘭:深化台灣丹麥產業交流

前總統蔡英文參訪環球晶子公司Topsil  徐秀蘭:深化台灣丹麥產業交流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前總統蔡英文近日赴歐參訪,特別走訪位於丹麥的環球晶圓子公司 Topsil GlobalWafers A/S(Topsil),實地了解其在綠色轉型與半導體材料創新方面的成果。此次參訪行程中,Topsil分享其在再生能源導入、自動化製程及循環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實際經驗,充分展現永續製造的落實成效,亦體現台灣與丹麥在科技創新與淨零轉型上的共同願景。此行不僅強化雙邊在能源與半導體產業的合作契機,也對環球晶圓集團深化國際連結、強化全球永續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