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連醫師的最後一堂課「不想變形離開」 愛女憶台大安寧終點前20天

連醫師的最後一堂課「不想變形離開」 愛女憶台大安寧終點前20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爸是一個要瀟灑、要帥氣的人」,演奏家兼作家連純慧談起父親,這位面對惡疾時對自己寬容、也對家人溫柔的「連醫師」,眼神中是同樣的柔軟;爸爸長期在自己的中醫診所宣導安寧緩和與器官捐贈等議題,死亡也從不是成長過程中的禁忌話題,父親曾說,如果有一天面對惡疾就不要再急救、「一根管都不准上」,所以他台大安寧病房最後10天自己決定自然停止進食,走的前一天還洗了一次澡,「像他自己想要的,漂漂亮亮、乾乾淨淨的。」
台大醫院安寧病房陪上萬家庭走過「人生尾路」 非癌病人使用率低仍有2點待突破

台大醫院安寧病房陪上萬家庭走過「人生尾路」 非癌病人使用率低仍有2點待突破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大醫院創院邁入130年,更是首家設立緩和醫療病房的公立醫院,迄今已陪伴超過一萬個家庭,走過人生最後一段充滿愛與尊嚴的道路;不過目前失智、肝硬化等「非癌病人」的臨終前安寧療護利⽤率仍低,是需要進一步努力的對象,包括其他科別的醫師界定何謂「末期」,以及家屬的觀念接受度等。
瓊瑤之死|非癌病人僅3成使用安寧 無效醫療排擠救命機會

瓊瑤之死|非癌病人僅3成使用安寧 無效醫療排擠救命機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仍有許多資源浪費在無效醫療造成「四輸」,台灣一年因癌症死亡5.3萬多人,約6成5接受安寧療護,非癌症死亡將近8萬人,僅3成接受安寧療護,專家認為,前者應提高到75%,後者到50%,救命資源不該拿來延長死亡過程,否則會排擠救命機會,醫病都要提升死亡識能、強化生命末期溝通。
瓊瑤之死|愛恨平鑫濤、林婉珍逾半世紀 三角戀人生大戲終落幕

瓊瑤之死|愛恨平鑫濤、林婉珍逾半世紀 三角戀人生大戲終落幕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知名言情小說教母「瓊瑤」去年底輕生,震撼華人圈,瓊瑤生前介入皇冠出版社創辦人平鑫濤婚姻,引發平鑫濤與元配林婉珍離異的「世紀三角戀」,轟動一時,平鑫濤晚年失智、中風臥床時,妻子瓊瑤一度因拒絕讓平鑫濤插管,和平鑫濤的子女互槓,瓊瑤最終妥協,並出版《雪花飄落之前》書籍,寫下經歷摯愛平鑫濤臨終前插管的痛苦,提倡「善終權」,叮囑兒子和媳婦在她晚年絕不能讓她插管、急救、送加護病房,盼「死得有尊嚴」。然而她因隨著平鑫濤、瓊瑤陸續離世,林婉珍也於本月4月逝世,享耆壽95歲,三人的糾葛終落幕, 令人不勝唏噓。
瓊瑤之死|好友嘆訴內情!「安寧之母」趙可式:她被丈夫晚年嚇到了 

瓊瑤之死|好友嘆訴內情!「安寧之母」趙可式:她被丈夫晚年嚇到了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知名作家瓊瑤去年12月輕生,享壽86歲,生前因眼見丈夫平鑫濤失智逐漸不認得人,最後臥床插管維生,於是寫下《雪花飄落之前》提倡「善終權」,曾為書寫序的「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日前接受《知新聞》訪問談到此事悲傷表示,瓊瑤極度要求生活品質,丈夫和母親的晚年生活讓她嚇到了,遺憾未能帶她參訪品質好的安寧病房,看看臨終病人還能開心打麻將、唱歌。
健保30年讓社會重分配 賴清德:如護國神山

健保30年讓社會重分配 賴清德:如護國神山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今年是全民健康保險開辦30年,總統賴清德今表示,健保就像是一座護國神山,保護所有人的健康;當年民進黨希望政府推動全民健保,很感謝當時總統李登輝、行政院長連戰、衛生署長(現已升格為衛福部)張博雅順利要求成立,健保能夠覆蓋率99%,是因為立法院不分黨派,反映民意。
周末精選|林秉樞曾啃老討錢施暴!獄中病危老父急奔走護兒 還寫信代道歉

周末精選|林秉樞曾啃老討錢施暴!獄中病危老父急奔走護兒 還寫信代道歉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民進黨前立委高嘉瑜2021年慘遭男友林秉樞虐打、以私密畫面恐嚇,惡行曝光後,被查出當時就讀政大政治系博士班的林男竟是施暴累犯,曾因啃老、向雙親討錢不成,喝令母親高舉椅子跪地,還拿掃把抽她雙腿、用剪刀戳身體,恫嚇:「不匯款就同歸於盡!」驚恐的林母報警求助,法官核發通常保護令。即使如此,林秉樞年近80歲的父親仍護子心切,不只曾在兒子出庭時,手寫道歉信強調「養子未教好,為父責無旁貸,殊為羞愧」,林秉樞入獄後病危,林父還為兒四處奔走陳情、哽咽發聲,談到兒子不樂觀的病情甚至激動痛哭,天下父母心可見一斑。
擴大安寧病人在宅照護!增加非感染症 估7萬多人受惠

擴大安寧病人在宅照護!增加非感染症 估7萬多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去年7月起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讓因肺炎、尿路感染或軟組織感染而需要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的病患,可以選擇在家接受治療。不過安寧病人除了感染症,常有電解質不平衡、需要輸血和點滴營養,因此健保署預計今年第二季擴大安寧病人可在家照護的情形,不限於感染症,估計有7.7萬多人受惠。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