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簽署台灣首份地熱購電協議 加速全天候潔淨能源發展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搜尋龍頭Google周二(4/15)宣布與瑞典地熱開發公司倍速羅得(Baseload Capital)台灣子公司,簽署台灣首份企業地熱購電協議,為Google在亞太區首例,希望利用台灣豐富的地熱資源,協助加速這項全天候24小時潔淨能源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範圍的發展。 2025/04/15 13:35 能源
國有地再生能源裝置量衝3.3GW 國產署上半年啟動「種碳匯」新制 助攻淨零,財政部國產署今年上半年有望啟動國有地造林「種碳匯」自行招標新制,目標北、中、南均釋出標的,此外,國產署現已釋出近713公頃國有地,供設置陸域風電、地熱能、光電等再生能源設施,若加計離岸風電已併網部分,整體裝置容量有望衝3.3GW。 2025/01/25 16:05 能源
經濟部常次連錦漳請辭獲准 已是520後第3位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日前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傳出將退休消息,並在28日提出請辭,經濟部於昨29日晚間證實,連錦漳請辭已獲准,任職預計到明年二月底。據了解,連錦漳釋出的常務次長職務,經濟部傾向內升,可能的人選包含現任水利署長賴建信、能源署長游振偉。 2024/12/30 11:25 財經
國家地熱論壇登場 台土合作成功鑽探2000米岩芯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今舉行「地熱進行式-2024探勘地熱深層潛力場域論壇」,總結至今國內地熱探勘實務成果,會中展示地礦中心與工研院引進土耳其鑽探公司攜手合作,為國內首次完成超過2000米,相當於4座台北101大樓長度之地熱探勘深鑽完整取樣連續岩芯。 2024/12/17 16:05 能源
地熱綠能5|美加速推動清潔能源開發 Meta、Google為資料中心用電投資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全球科技產業對電力的龐大需求及淨零碳排放的目標,正加速推動各種清潔能源的發展。其中,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技術在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正加速成長。科技巨擘如谷歌(Google)和Meta近年來更相繼投資新一代地熱技術,以滿足自家資料中心的用電需求。 2024/11/12 07:25 能源
地熱綠能4|各國廣用「增強型地熱系統EGS」技術 韓、瑞士開發過程引發地震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各國正努力開發清潔能源,其中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因爲利用地球內部本身熱能,而且是最環境友善的能源技術,因此正被廣為開發。目前世界多個國家主要採用增強型地熱系統(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技術開發地熱能,但EGS究竟是什麼?開發EGS是否完全安全?也是各界關注層面。 2024/11/12 07:20 能源
地熱綠能3|案場比光電風電土地面積小 全台有30多處潛能區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再生能源在政府未來的能源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之外,地熱能源也將佔有一席之地,由於地熱發電屬於基載電力,可長時間運轉不受氣候影響,相較太陽能和風電的不穩定性,地熱發電有助於穩定用電,至於地熱發電原理、有哪些種類及發電效率,透過本文介紹讓你充分了解。 2024/11/12 07:15 能源
地熱綠能2|台灣首座!清水地熱電廠不只煮蛋 7億投資揭示「億級」高門檻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位於宜蘭大同鄉的清水地熱公園,假日常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泡湯、煮溫泉蛋,但你可能不知道,公園後方有座佔地7公頃的清水電廠,它是全台首座地熱發電廠,裝置容量4.2MW,可提供宜蘭大同、三星鄉約1萬戶家庭用電,雖然看似不多,但在政府積極推動二次能源轉型下,地熱是被看好的明日之星,也讓清水地熱電廠的發展受到期待。 2024/11/12 07:05 能源
冒煙片|台灣地熱新綠星「全採可抵2座核電廠」 關鍵卡在2門檻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俄烏戰爭、半導體和AI需要綠電以及能源轉型,三要素讓賴政府拚起來推動新能源。經濟部預計2030年綠電佔30%、燃煤20%、燃氣50%,綠電目前僅10.5%,除太陽光電和風電,台灣因蘊藏40GW地熱能源,被經長視為新綠星。《知新聞》前往全台首座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採訪,也見證中研院與中油在宜蘭員山開鑽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 究竟這些存在台灣地底的綠色能源寶藏能否開採救急?中研院專家指出,台灣地熱發電若全開發,可望有10GW到30GW發電量。清水地熱廠也指出,中研院有預估台灣地下熱能至少6GW裝置容量,這樣就一、二座核電廠那麼多了,全順利開發,確實佔台灣10%總電量應沒問題。但關鍵在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 2024/11/12 07:00 能源
經濟部預告修正再生條例 屋頂光電未落實維護或回收最高罰150萬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擬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昨正式預告,廣徵各界意見,以使再生能源發展推行制度研析過程更加周延及完善,其中建物屋頂光電設備若未依規定管理維護或拆除回收,違者處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且可連續處罰。 2024/10/25 14:40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