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總統學妹」國健署長沈靜芬上任滿10天 證實已請辭健康台灣委員會專家

「總統學妹」國健署長沈靜芬上任滿10天 證實已請辭健康台灣委員會專家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新任國健署長沈靜芬是土生土長台南人,因為是總統賴清德的成大醫學系學妹,被視為「台南幫」一員,更以新興傳染病專家身份進入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不過,她今天首度面對媒體並談及,該委員會組成主要都是民間專家,自己目前身為中央機關首長、性質偏向業務單位,證實已透過該署人事室向府方請辭。
「台南幫」沈靜芬今就任國健署長 將精進《人工生殖法》修法

「台南幫」沈靜芬今就任國健署長 將精進《人工生殖法》修法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民健康署新任署長沈靜芬今日(8/1)就職,先前是成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因為是總統賴清德的成大醫學系學妹,被視為「台南幫」,在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中負責新興傳染病。沈靜芬致詞表示,未來持續擴大預防保健以及篩檢服務、落實人工生殖及還有生育補助、精進《人工生殖法》等3法修法。
中南部豪雨成災!總統府:防救災最優先 氣候變遷委員會明停開

中南部豪雨成災!總統府:防救災最優先 氣候變遷委員會明停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南部豪雨狂下,釀及多處淹積水,總統府今宣布,總統賴清德已指示以防救災工作為最優先要務,原訂明天召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停開一次。賴清德已請政務委員陳金德召集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希望工程相關機關會同地方政府協調、調度承攬中央工程相關機關的業者,積極投入重建工作,儘速協助民眾重建家園。
高齡腹膜透析減少心血管風險 住院與死亡率約降3成

高齡腹膜透析減少心血管風險 住院與死亡率約降3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腹膜透析過去常被認為比較適合年輕病患,老人擔心手抖、視力差容易在換液過程中發生失誤,進而導致感染,不過林口長庚分析4.8萬名採用腹膜透析的高齡患者,發現可減少心血管疾病住院和死亡風險約3成,因此,林口長庚護理團隊自行開發「創新換液輔具」,大大提升長者居家透析的安全性,讓他們不用依賴別人就能完成腹膜透析。
賴清德盼跨部會合推「全齡友善」健康策略! 場館目標2千家、擬推運動幣

賴清德盼跨部會合推「全齡友善」健康策略! 場館目標2千家、擬推運動幣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府今召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定期會議,總統賴清德指示跨部會、中央及地方合作,在不同場域宣導運動,結合獎勵、補助機制,鼓勵民眾參與運動,盼2030年身體活動人口數能較2021年增加15%。會中報告也設定運動場館設施目標2030年達到2千家,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在會後記者會表示,配合運動部9月9日成立,推動全民運動、增加運動人口及引進資金投入產業等有助達成,並指,未來將研究「運動幣」發放。
國家防疫中心動土!增設動物房、生物製劑廠 賴清德:高規格守護國人健康

國家防疫中心動土!增設動物房、生物製劑廠 賴清德:高規格守護國人健康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衛福部防疫中心今舉行動土典禮,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過去20多年歷經SARS、登革熱、COVID-19等重大疫情挑戰,防疫工作必須在平時做足準備,絕不能臨時抱佛腳,希望大家攜手前進共同打造更健康、安全、有韌性的美麗台灣。衛福部長邱泰源樂見,防疫中心未來落成後,將更加便利民眾洽公,提升衛生福利園區整體環境,並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粉紅超跑起駕!賴清德贈匾額叩謝媽祖 盼國人打拼讓國家升級

粉紅超跑起駕!賴清德贈匾額叩謝媽祖 盼國人打拼讓國家升級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晚前往苗栗縣「山邊媽祖宮」參香並出席白沙屯拱天宮「2025天上聖母乙巳年往北港進香暨揭匾」活動,他表示,政府持續推行各項措施,減輕民眾負擔,他也在總統府成立3個委員會,希望讓國人更健康、共同達成淨零轉型目標,並讓國家擁有堅強的防衛力量,期盼大家一起為台灣打拚,讓國家升級,人民快樂、幸福。
拚三高死亡率降1/3 「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今年上線

拚三高死亡率降1/3 「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今年上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球高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防治成為各國首要課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宣布新目標,要在2030年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1/3。國民健康署今年起將成人公費健檢年齡下修至30歲,盼找出八成的慢性病患早期介入,健保署則導入AI 風險分級工具與分級照護制度,預計今年上半年先推出「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
賴清德:公務員規劃增加身心調適假 將投入50億提升心理健康

賴清德:公務員規劃增加身心調適假 將投入50億提升心理健康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今在中常會表示,心理健康是各年齡層都要重視的議題,大專及高中「身心調適假」已經全面上路,公務人員也規劃增加「身心調適假」;政府規劃6年斥資50億元推動「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盼建構更完善普及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統,達成提升全民心理健康韌性目標。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