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個都不能少! 國健署擬提升兒童預防保健服務至9次

生活 醫藥
2025/08/11 17:58
賴昀岫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少子化海嘯幾乎已不可逆,在「一個都不能少,每個都要好」的概念下,衛福部國健署目前提供未滿7歲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兒科出身的新任署長沈靜芬今表示,擬在4到10個月、3到7歲各增加1次,總數提高為9次,持續向行政院爭取預算,如預算到位,有望明年上路。

新任國民健康署長沈靜芬表示,擬在4到10個月、3到7歲各增加1次兒童預防保健服務。葉志明攝 zoomin
新任國民健康署長沈靜芬表示,擬在4到10個月、3到7歲各增加1次兒童預防保健服務。葉志明攝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沈靜芬:國健署將提供生育、育兒重要支持

沈靜芬在接任署長前,以新興傳染病專家身份,受邀擔任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委員。她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在委員會中也有婦幼相關議題,目前有「0到6歲國家一起養」的政策,而國健署的角色,則是提供生育或育兒的重要支持。

生育部分,會持續優化並擴大不孕生殖補助,沈靜芬說,媽媽懷孕生完小孩之後,提供了2次產後健檢,希望給予產後媽媽身心健康支持,否則媽媽陷入產後憂鬱,也沒辦法好好照顧小孩;育兒方面,希望將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從現行的7次擴大為9次,正在向行政院爭取相關經費,盼能藉由持續推動,讓有需要的家庭,都能使用這些資源。

沈靜芬盼能藉由持續推動兒童預防保健,讓有需要的家庭都能用到資源。葉志明攝 zoomin
沈靜芬盼能藉由持續推動兒童預防保健,讓有需要的家庭都能用到資源。葉志明攝

現行兒童預防保健服務補助時程,分別是出生6天內、出生至2個月、2至4個月、4至10個月、10個月至1歲半、1歲半至2歲、2至3歲、3至未滿7歲,未來擬再增加4-10個月、3-7歲各1次,如預算到位有望明年上路。

篩檢服務有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新生兒聽力篩檢、身長、體重、頭圍、營養狀態、疝氣、隱睪、外生殖器、髖關節運動等檢查;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發展診察項目還有翻身、伸手拿東西、對聲音敏銳、用手拿開蓋在臉上的手帕、會爬、扶站、表達再見、發ㄅㄚ與ㄇㄚ音、會走、手拿杯、模仿動作、說單字、瞭解口語指示、肢體表達、分享有趣東西、物品取代玩具等。

現行兒童預防保健服務中,針對新生兒的有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聽力篩檢、身長、體重、頭圍、營養狀態、疝氣、隱睪、外生殖器、髖關節運動等。示意圖,資料照片,梁健裕攝 zoomin
現行兒童預防保健服務中,針對新生兒的有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聽力篩檢、身長、體重、頭圍、營養狀態、疝氣、隱睪、外生殖器、髖關節運動等。示意圖,資料照片,梁健裕攝

擴大兒童預防保健 預算至少要再1億

國健署表示,2025年編列「兒童預防保健及衛教指導」合計預算金額為新台幣3億2110萬1500元,依該預算預計可補助約88.5萬人次,接受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及81.3萬人次接受兒童衛教指導服務。

以現行補助費用及利用率計算,增加2次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及完備各次資料上傳,至少需要增加約新台幣1億元的費用,且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已逾10年未調整補助費用及內容,該署已委託台灣兒科醫學會邀集專家學者,針對時程、補助費用及服務內容進行精進,後續待方案完備後,另行公告與宣導。

至於預計擴大優化的不孕症補助相關措施方面,國健署指出,配合行政院刻正研擬「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2.0」,經分析人工生殖補助方案執行成效數據及召開專家討論會議,調整規劃方向如下:

(一) 鼓勵適齡生育、儘早使用,調高年輕不孕夫妻補助金額。
(二) 鼓勵成功生育者接續生第 2、3 胎,第2以後胎次各次補助金額比照第1胎。
(三) 鼓勵第1次失敗者再次嘗試,調高各胎第 2、3 次補助金額。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國健署 # 兒童預防保健 # 沈靜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