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澳洲出售「最上」級戰艦 對競爭激烈的太平洋地區意味什麼?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澳洲上周宣布一項價值65億美元(約1944億元台幣)的協議,將向日本購買先進戰艦。美媒周一(8/11)引述最新分析指稱,此舉將大大促進澳洲成為太平洋海上強國,同時也助日本成為主要武器出口國。

根據澳洲國防部的聲明,將購買11艘日本三菱重工打造的「最上」級(Mogami-class)護衛艦,以替換老舊護衛艦。這些新軍艦是先進的匿蹤水面作戰艦艇,分析師稱其性能堪比中國乃至美國目前服役的任何艦艇,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現更佳優越。
澳防務工業部長康羅伊(Pat Conroy)宣布這項與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另一成員達成協議,稱是「朝著打造一支規模更大、殺傷力更強的海軍邁出又一步,這些匿蹤護衛艦將讓我們的盟友更有安全感,並能威懾我們的對手。」
「四方安全對話」是由美國、日本、印度和澳洲組成的非正式戰略合作,號稱「亞洲版小北約」,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支柱。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贊同康羅伊的觀點,稱該協議是「重大一步」,將加強東京與特殊戰略夥伴的安全合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11日分析指出,澳洲主要安全疑慮是與中國日益加劇的競爭。今年稍早,一支中國海軍特遣艦隊環繞澳洲航行,並在澳洲海岸附近舉行實彈演習,迫使數十架客機改變航線。
據坎培拉當局表示,新採購的這批艦艇將是升級版「最上」級艦艇,比日本海上自衛隊現有型號更大、火力更強,不加油續航里程更長,約為1萬8500公里,大概是赤道長度的一半。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海上力量研究員考沙爾(Sidharth Kaushal)表示,日本製造軍艦上採用的軟體,在戰鬥中可能比火力發揮更大的作用,舉例來說,「最上級」的聲納軟體,在區分海洋噪音和實際敵對接觸方面可能優於對手。
分析人員也點出日本工業的可靠性。美國海軍前上校、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負責人舒斯特(Carl Schuster)說:「日本造船廠的工作非常出色,能夠按時並在規定的預算內交付產品。」
同時,分析也指,這項協議對日本可能正在崛起的國防出口產業來說,是個好兆頭。二戰後以來的大部分時間,日本禁止任何武器出口。但近年來,這項政策有所放寬,允許與監視、偵察和救援相關的產品銷往海外。
日本退役海軍上將、智庫「笹川和平基金會」(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武居智久(Tomohisa Takei)指稱,菲律賓是這項變革的早期受益者,近兩年來從日本獲得了對空監視雷達。
去年,日本也向美國出售首批致命武器、愛國者飛彈攔截器,這些飛彈是根據華盛頓的許可製造的,旨在取代向烏克蘭送出的愛國者飛彈。
此次向澳洲出售的護衛艦數量遠超過上述飛彈交易。
倫敦國王學院東亞戰爭與戰略教授帕塔拉諾(Alessio Patalano)表示,出口軍艦並且輸出這些建造軍艦的技術,對於日本的軍事工業來說是個挑戰。他表示,如果能成功實現此艱難目標,「日本將躍居主要國防工業出口國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