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盼跨部會合推「全齡友善」健康策略! 場館目標2千家、擬推運動幣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府今召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定期會議,總統賴清德指示跨部會、中央及地方合作,在不同場域宣導運動,結合獎勵、補助機制,鼓勵民眾參與運動,盼2030年身體活動人口數能較2021年增加15%。會中報告也設定運動場館設施目標2030年達到2千家,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在會後記者會表示,配合運動部9月9日成立,推動全民運動、增加運動人口及引進資金投入產業等有助達成,並指,未來將研究「運動幣」發放。

兼任健康台灣委員會召集人的賴清德今天下午主持第四次委員會議,會中由健保署副署長石崇良、衛福部次長周志浩、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分別進行報告,其後閉門交流討論。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在記者會上轉述,賴清德結論,健康不只是國民安居樂業的基礎,也是國家永續發展的根本,更牽動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與尊嚴,他相信預防勝於治療,要真正守護國人的健康,就要從生活做起、從細節著手。
賴指,這次會議討論的重點工作,正是期盼跨部會合作,在社區、校園、職場、醫療與公共空間等不同場域,推動「全齡友善」的健康促進策略;也鼓勵公私單位一起加入,讓健康行為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攜手達到在2030年,身體活動人口數較2021年增加15%。

賴清德說,健康教育是實現「健康台灣」的重要關鍵,政府要持續從校園教育出發,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觀念、培養自主負責的健康行為;更重要的,藉由學生的影響力以及健康教育的推廣,來連結家庭與社區,凝聚全民對健康的共同認知。
賴勉勵繼續加強跨部門協作,建立一個更全面的支持體系,確保健康觀念在社會扎根茁壯,打造「健康台灣」並非一蹴可幾,他期待各位副召集人、顧問和委員繼續提供寶貴建言,讓政策方向更清晰、執行作為更具體。

媒體詢問有關會中訂下目標「2030年增加運動場館設施達到2000家」,張廖萬堅解釋,2000家是指大型運動中心跟一般健身中心,初步統計目前約1200多家,透過推動全民運動、增加運動人口,以及行政院會今天通過運動產業發展條例,法律通過後,國發基金會匡列一定比例資金挹注相關產業,加上民間資金一起投入、政府提供企業捐贈全民運動發展賽事稅賦優惠,跟投融資輔導等手段,希望運動產業發展更好。

張廖萬堅也提到「運動幣」的規劃,他指,過去動滋券發放一開始使用率相當高,但多抵用在運動鞋、運動服裝,較偏向放在製造業,後來修正為運動賽事、運動產業發展 的使用範圍後,使用率降低,但仍有達到45%。
他說明,體育署屬教育行政單位,跟運動產業界連結較低,造成規劃設計上對民眾使用不便,使用率低、不像文化幣;將來配合運動部9月9日成立,會研究推動「運動幣」,直接在手機上使用更方便,使用率會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