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重申2050淨零轉型目標 賴清德:不因時空、地緣政治改變

重申2050淨零轉型目標 賴清德:不因時空、地緣政治改變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極端氣候肆虐,總統賴清德今(17日)重申,2050淨零轉型從前總統蔡英文宣示開始,一直都是台灣永續發展的目標,並沒有因為時空轉變或地緣政治的變化有任何改變;台北榮總則從生活細節實踐健康與永續,一大亮點便是導入空瓶回收機,提供兌換忘憂湖魚禽飼料選擇,一個月就回收上萬個寶特瓶、將近1萬顆電池,讓回收不再顯得單調乏味。
核三公投辯論5|童子賢:每一度低碳電都珍貴 讓核電來幫忙

核三公投辯論5|童子賢:每一度低碳電都珍貴 讓核電來幫忙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和碩董事長暨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童子賢今(15日)表示,台灣如果核二、核三存在,馬上可以貢獻額外的10-11%的不排碳發電,馬上可以把台灣的成績提升兩倍上來,不排碳發電可以上升到24%。台灣因此可以脫離放牛班。童子賢強調,每一度不排碳的電都很珍貴,讓核電來幫忙。
核三重啟公投|為何核能又重獲全球青睞 逾40國支持擴大應用

核三重啟公投|為何核能又重獲全球青睞 逾40國支持擴大應用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未來數十年內,隨著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等用電需求急速成長,核能在提供穩定、低碳的電力供應上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際能源總署(IEA)報告指出,預計2025年核能發電量將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核能正重新成為能源焦點。目前已有超過40個國家支持擴大核電應用,並積極推動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SMRs)等新技術發展。相較之下,台灣全面放棄核電,與全球核電復興趨勢形成鮮明對比。以下《知新聞》帶讀者一覽國際核能的最新發展與趨勢。
核三公投辯論2|藍委翁曉玲:帶來「救命的電」 經濟成就要感謝核電

核三公投辯論2|藍委翁曉玲:帶來「救命的電」 經濟成就要感謝核電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將8/23投票,今(9)日舉行第2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在會中表示,能源全部仰賴再生能源不可行,且台灣高達93%的能源仰賴進口,若台灣海峽被封鎖恐有風險,核三廠延役可帶來「救命的電」。她也強調,核電是便宜、乾淨且穩定的能源,台灣有今天的經濟成就,要感謝有核電廠。
台灣關稅「20%+N」傳產業衝擊大 郭智輝:祭4方案幫助廠商因應

台灣關稅「20%+N」傳產業衝擊大 郭智輝:祭4方案幫助廠商因應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美國川普總統於7月31日發布「調整對等關稅稅率」行政命令,將台灣「對等關稅」稅率暫時調整為20%,且經貿辦公室昨證實,各國對等關稅是採產品原有 MFN(最惠國待遇)關稅稅率再加上該行政命令所列對等關稅稅率,因此台灣部分產品輸美關稅變成「20%+N」,超過一般人原本預期的20%關稅,預料傳統產業受衝擊最大。
葉宗洸指南部電力依賴中火「中電南送」 台電指不同區域電力相互協助是確保穩定供電

葉宗洸指南部電力依賴中火「中電南送」 台電指不同區域電力相互協助是確保穩定供電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針對7日首場核三重啟公投意見發表會上,清大教授葉宗洸指稱核三除役後,南部電力依賴中部燃煤機組「中電南送」。台電今(9日)回應表示,不同區域電力相互融通協助是為確保穩定供電的常態,僅由片刻狀態做出片面詮釋,無助於正確認知。
台鐵假期年底開賣!自強號碳足跡低於北高捷 2026年底背磁車票走入歷史

台鐵假期年底開賣!自強號碳足跡低於北高捷 2026年底背磁車票走入歷史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鐵落實2050淨零排放國家政策,已通過「自強」、「莒光」及「區間/區間快」3車種碳足跡盤查到告外部查證,根據盤查結果,自強號每人每公里產生36公克二氧化碳當量(CO2e),低於北高捷,是名副其實的低碳運具,未來將結合觀光署認證環保旅宿,最快今年底開賣「台鐵假期」,另外,為在車票揭露碳足跡資訊,台鐵背磁車票將走入歷史,2026年12月底全面更換非背磁的紙張車票。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