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園今啟動供電吃緊? 台電官網亮黃燈「自求多福」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核三廠2號機17日停役,今天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根據台電官網顯示,目前天然氣(LNG)發電比例最高,達到37%,燃煤22.43%次之,核能為零發電。台電今日預估備轉容量率為9.21%,並高掛黃燈顯示「供電吃緊,系統供電餘裕緊澀。」 2025/05/18 21:21 能源
核三廠2號機昨除疫 缺電考驗即將開始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台電核三廠2號機40年運轉執照17日到期,昨日午後機組開始逐步降載,並於晚間解聯、安全停機。核三2號機裝置容量95.1萬瓩、發電占比約3%,也代表台灣47年的核電歷史從今天起開始正式歸零,邁向「非核家園」的目標。行政團隊保證不會缺電,隨炎熱夏天即將到來,外界也將檢視台灣電力是否真經得起考驗。 2025/05/18 15:47 能源
三接搭配大潭電廠取代核三2號機! 卓榮泰有信心:全台穩定供電無虞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僅剩的核電機組明天將停止運轉,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前往桃園觀音區,視察中油觀塘接收站(三接)及台電大潭廠增建計畫,卓表示,核三廠2號機除役工作安全順利進行中,未來大潭電廠供氣滿載後,將能取代核三廠2號機供電的需求量,加上6座電廠發電機組工程如期上路、民營電廠(IPP)投入,面對AI、半導體產業帶來的高用電成長需求,全台電力仍可穩定供應無虞。 2025/05/16 21:38 政治
核電明歸零! 大潭電廠增建機組及三接將扮演穩定能源供應重任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核三廠2號機明天正式除役後,台灣進入非核家園,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視察觀塘接收站(三接)及大潭電廠增建燃氣機組整體工程與測試運轉進度,對於中油、台電與施工團隊努力克服挑戰,使試俥進度已達初期供氣及機組接受調度目標予以肯定,並鼓勵持續戮力達成穩定供氣及供電目標。 2025/05/16 17:20 能源
劉世芳上任近1年!內政部政績一次看 嘆「預算刪凍」讓基層沮喪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內政部長劉世芳上任將滿周年,內政部今舉行「向國人報告-內政部的每一天」記者會,公布這一年來的政績。媒體提問關切這一年最大的挑戰,劉世芳直言就是「預算不足」,今年預算碰到亂流,院會突如其來的刪凍,讓基層公務員感到沮喪,但「守護國人安全不能打折」,她說面對壓力。「可以唉聲嘆氣但不要氣餒。」 2025/05/15 16:32 政治 黨政要聞
前總統蔡英文參訪環球晶子公司Topsil 徐秀蘭:深化台灣丹麥產業交流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前總統蔡英文近日赴歐參訪,特別走訪位於丹麥的環球晶圓子公司 Topsil GlobalWafers A/S(Topsil),實地了解其在綠色轉型與半導體材料創新方面的成果。此次參訪行程中,Topsil分享其在再生能源導入、自動化製程及循環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實際經驗,充分展現永續製造的落實成效,亦體現台灣與丹麥在科技創新與淨零轉型上的共同願景。此行不僅強化雙邊在能源與半導體產業的合作契機,也對環球晶圓集團深化國際連結、強化全球永續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2025/05/15 08:40 財經 產業脈動
舌戰核管法!莊瑞雄轟藍白放屁「欠人譙」 不滿修法欺負屏東人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屏東核三廠2號機組5月17號停止運轉,國民黨、民眾黨合推修改核管法,將核電機組壽命從40年得延長至60年,立法院會目前進行廣泛討論程序,朝野立委攻防激烈,藍委葛如鈞說核電是國際共識,讓人民、企業有平價、穩定的電力;白委張啟楷批民進黨違背世界潮流及國內多數民意,嗆指民進黨如果在擋,以後漲電價、大家健康有問題,就找民進黨。綠委莊瑞雄痛批藍白欠人譙、自認高人一等,當屏東人白痴喜歡核廢料,要求如要延役,核一核二廠應一併討論。 2025/05/13 16:15 政治 國會攻防
郭智輝指從菲律賓購電 每度電價格可在5元以內 經濟部長郭智輝去年拋出在菲律賓種綠電輸回台灣構想,但仍有成本、技術挑戰待克服。他今天表示,加計台電輸配電成本,估每度電價格可在新台幣5元內,未來大量綠電從國外引進後,有望紓解出口廠商的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壓力。 2025/05/07 17:10 能源
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26年11月起可達20% 經濟部重申明年可達成目標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昨在立院質詢2026年再生能源是否可達成20%目標,經濟部今表示,去年已重新務實檢討再生能源設置目標,除持續推動技術相對成熟的太陽光電、離岸風電,亦加速推動地熱、小水力等多元綠能,預估2026年11月起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20%,其後更會逐步提高,預估2028年可達23.4%,2030年約可達30%。 2025/05/02 12:25 能源
核能民團抗議 台電:核能大國電價漲更兇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核能民團今赴經濟部陳抗,訴求核電延役救台電,台電表示,尊重多元意見,供電穩定應是社會最大共識,若僅以核能作為單一解方,忽視核安、核廢處理與社會共識等現實面挑戰,無助穩定供電,亦非僅靠公投或修法就可解決。俄烏戰爭導致燃料價格飆漲至今才是台電虧損主因,韓、日、法等核能國家無一倖免,電價漲更兇、通膨更嚴重、預算補更多。 2025/05/01 17:26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