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台大跨校研發全球首創「超高速4D顯微鏡」 AI腦神經「有圖有真相」找失智症病因

台大跨校研發全球首創「超高速4D顯微鏡」 AI腦神經「有圖有真相」找失智症病因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看見腦神經運作「有圖有真相」!台大物理系教授朱士維組成跨領域團隊,研發出全球首創結合AI(人工智慧)的「超高速4D顯微鏡」,可讓腦部神經運作的影像清晰度,提升近10倍,除了能更加了解腦的運作,讓AI運算更為節能,也對腦神經疾病,如癲癇、失智症等的預防與治療,將有幫助。
ChatGPT連3D都不懂? 楊立昆:AI模型距人類智慧仍遙遠 

ChatGPT連3D都不懂? 楊立昆:AI模型距人類智慧仍遙遠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Meta首席人工智慧(AI)科學家楊立昆最近表示,目前的AI模型都無法真正像人類的大腦一樣記憶、思考、計畫甚至理解事情。他認為,AI若要達到人類智慧的程度,可能還要十年或更久,但不是透過現在訓練AI的方法,而是透過一種稱為「世界模型」(world model)的方法。
不只顧天氣!氣象署墾丁雷達站迷彩裝融合景觀 多元應用「猛禽在台遷徙行為」

不只顧天氣!氣象署墾丁雷達站迷彩裝融合景觀 多元應用「猛禽在台遷徙行為」

【記者陳怡文/屏東報導】雷達與衛星都是氣象作業上關鍵設施,在劇烈天氣的監測,雷達更勝衛星,台灣首個雷達站可追溯到1966年,未退出聯合國前遭颱風損害嚴重,因此支援台灣一筆經費在花蓮建置氣象雷達站,2002年墾丁雷達站 正式加入觀測,捨棄全白、以迷彩塗裝融合當地景觀,提供台灣海峽南部及巴士海峽即時天氣監測服務,約28.2%的颱風經過所轄海域,後經學者一句「能不能用雷達看鳥?」 ,開啟氣象雷達研究候鳥遷徙的新篇章。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