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2025非核家園|問題比想像中複雜 專家示警台灣電力「潛在隱憂」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隨著核三廠2號機2025年5月17日除役,台灣將步入非核家園,外界關心的是,核電缺口要如何填補?是否影響台灣電力供應?經濟部表示,目前核電僅佔供電3%左右,靠再生能源及燃氣機組補上,可確保供電無虞,但專家認為,核電退場除了讓發電成本增加,也削弱供電系統穩定性;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則說,核能除了讓供電系統有喘息空間,若依賴化石燃料發電成本極為昂貴,且有產業外移危機。 2024/12/28 16:31 能源
SMR與第四代核反應爐2030年前部署? 國際原子能總署前副主任:不可能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人工智慧(AI)熱潮推動用電需求暴增,各國紛紛轉向核能發電,特別是對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SMRs)與先進核反應爐,或所謂第四代反應爐(Generation IV reactors)的投資與研發,許多開發商宣稱將在2030年前達成上述新式核反應爐部署。然而,國際原子能總署前副主任近期受訪時表示,他不認為企業能達成他們所說的目標。 2024/12/19 16:51 能源
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籲台灣應重新思考核能 「懂技術的人要懂得發聲」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長朱棣文今天表示,即便核能在台灣頗具爭議,但全球多國已逐漸重新接納核能,台灣不同黨派的政治人物應重新思考核能使用,而且以電力需求角度來看,資料中心用電量之高,讓Meta、Google、Amazon、 Microsoft都開始衡量使用核電。 2024/12/18 15:34 能源
看好SMR發展趨勢 韓國三星物產與瑞典開發商合作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看好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MR)將成為大型核電廠的高效替代方案,韓國三星旗下三星物產(Samsung C&T)近來積極參與開發SMR計畫,繼去年宣布參與羅馬尼亞SMR建設計畫後,近日又宣布,與瑞典SMR領先開發商Kärnfull Next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推動北歐地區SMR技術應用與發展。 2024/12/16 17:07 能源
台達攻氫能2/可製氫、可發電 一文看懂氫能源電池堆如何成區域電網新利器 【記者李宜儒/台南報導】系統廠台達(2308)所移轉並開發的固態氧化物電池堆技術,是一套可製氫、也可發電的雙向作用系統。輸入電力跟水,就可以製氫,輸入氫或氨,則可以發電。 2024/12/12 17:59 能源
投資核能還不夠!谷歌啟動6505億可再生能源建設計畫 為AI提供電力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科技巨擘為了搶進人工智慧(AI)領域的佈局,大量建置資料中心,引發用電需求暴增,近幾個月紛紛將目光投注在核電身上,例如谷歌公司(Google)10月中宣布向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開發商購買核電。但核能仍不足以實現谷歌的AI雄心,週二(12/10),谷歌宣布將與合作夥伴建造數百萬瓩的再生能源、電池儲存等,為資料中心供電。 2024/12/11 15:23 能源
專訪|一文看懂新核能SMR 專家:對台灣合適發展但2030後才有機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不排斥新的核能科技,並在工商早餐會和業界承諾對核能新技術的研究,保證到2030年不缺電,引發「核綠共存」的討論,目前國際備受矚目的新核能科技是「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MR),可視為小型核電廠,具備較安全優勢。究竟什麼是SMR?跟傳統核電廠有什麼不同?《知新聞》採訪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李志浩。 專家分析,近年國際間開始關注SMR,主因是氣候變遷衝擊,燃煤、燃氣發電都有缺點,而再生能源又需要高昂的儲電成本,才讓大家又注意到核能發電,不過,在政府態度不明、人才缺乏下,台灣若要成功發展SMR,應該要等到2030年之後較有機會。 2024/11/29 19:58 能源
SMR核電專題|小型模組核反應爐與傳統核電有何差異? 一文掌握各國進程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近期多國政府和科技公司紛紛宣布發展「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這項俗稱小型核電廠的新興能源寵兒,到底跟傳統核電廠有什麼不一樣?目前各國發展進度又到底如何呢? 2024/11/29 19:57 能源
SMR核電專題|AI太耗電!科技巨頭瘋搶核能 重押新型小核電廠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AI與資料中心的用電需求飆增,同時也需要兼顧清潔能源目標,新一代核能技術「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縮寫SMR)正吸引科技巨頭目光,近期微軟、Google、亞馬遜相繼與核能供應商簽訂協議購買核電,總計投資數十億美元,宣告「核能AI時代」來臨。 2024/11/29 19:57 能源
SMR核電專題|童子賢指技術已成熟 國內廠商仍在觀望談投資言之過早 【記者李宜儒、吳珍儀/台北報導】明年台灣將邁入非核家園,但如何因應未來AI及半導體帶來的龐大電力需求,政府除了持續發展綠能,行政院長卓榮泰多次釋出將對核能新技術進行研究,以目前全球趨勢來看,包括「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MRs)及核融合(Nuclear fusion)技術等都是值得政府關注的方向。 2024/11/29 19:56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