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急症照護擴大適用感染症!居家安寧也可用 7萬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去年七月起試辦「在宅急症照護」,讓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肺炎病人可在家或長照機構治療,減少往返醫院,每日至少減少106床的醫院佔床數,有效緩解急診壅塞及病床壓力。該計畫上路近一年成效顯著,健保署長石崇良宣布,今年底前擴大其他感染症也適用,並納入居家安寧收案對象(不限感染症),預估5-7萬人受惠。 2025/07/04 20:00 生活 醫藥
遠距醫療8月起會診不限科別 135鄉鎮、180萬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為增進山地離島及偏僻地區民眾專科醫療可近性,自2020年12月29日起推動遠距計畫,迄今已服務約3.9萬人次,為進一步擴大遠距計畫服務涵蓋率,健保署宣布今年8月起取消遠距會診專科別限制,並擴大適用地區,預計將有135個鄉鎮、180萬人受惠。 2025/07/04 18:29 生活 醫藥
教育部放寬醫學生總量 醫界炸鍋:南韓殷鑒不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醫學生總量控管長年以1300名員額為基準,不過教育部於今年6月同意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一般生,且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國防醫學系自總量管制忽略不計,將使醫學生供給逼近1600人。醫師團體今日(6/27)嚴正呼籲教育部應儘速邀集衛生福利部與醫界代表共同研商,南韓殷鑒不遠,不得貿然擴增。 2025/06/27 10:46 生活 醫藥
台大醫院新院長免遴選「由他決定」 8人有機會!8/1揭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將於7月底卸任,國內醫院龍頭肩負教學、研究、服務三大任務,外傳新任院長人選有8位,包含6位現任副院長、外科部主任、內科部主任,有別於台大醫學院院長是遴選委員會選舉,台大醫院院長由台大校長陳文章決定,最終是誰出線,將於8月1日就職典禮揭曉。 2025/06/26 07:00 生活 醫藥
護病比獎勵金掛蛋 雙和醫院坦言大小夜未達標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今日公布首波「三班護病比達標醫院獎勵名單及金額」,全台有27家醫院未達標,占所有醫療機構7%,雙和醫院坦言,小夜班和大夜班沒達到衛福部標準,故未獲獎勵,不過強調全日和白班護病比、加護病房之三班護病比均符合規範,除提升薪資及福利待遇外,也推動多項留任與獎勵措施,護理人力逐漸增加中。 2025/06/25 19:48 生活 醫藥
7月醫藥新制|製造輸入5類化粧品 需建立產品資訊檔案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醫藥7月新制出爐!衛福部公布3大措施,包括預計2600人受惠的健保術後加速康復推廣計畫、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部分診療項目;另外,7月起今年7月1日起,製造及輸入業者須建立嬰兒用、唇用、眼部用與非藥用牙膏、漱口水的化粧品PIF資料,以提升產品品質及衛生安全。 2025/06/23 12:52 生活 醫藥
林芳郁失智|任台大院長「不同凡響的存在」 吳明賢感佩:想把健檢做像迪士尼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傳出罹患失智症,林芳郁歷任衛生署長及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和亞東醫院等三大醫學中心院長,妻子、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昨(18日)證實已患病5年。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回憶林芳郁在醫療上的貢獻,盛讚是歷任台大醫院院長中「一個不同凡響的存在。」 2025/06/19 16:14 生活
THE大學影響力排名出爐 台大獲全球第14名!創歷年最佳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今(18)日公布2025年「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台大在全球入榜大學中排名第14名,是全台第一,也創下歷年最佳成績。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此排名著重永續發展,將持續以永續發展為核心,致力對全球產生正向影響。 2025/06/18 18:57 生活 文教
賴清德笑台大醫院長吳明賢「全場最輕鬆」 證實他卸任後接這位子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出席台大醫院130週年院慶表示,癌症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因此政府提出種種癌症防治計劃,擴大篩檢年齡及範圍,目標國人平均餘命8年內從79歲延長到82歲。賴並現場笑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是在場壓力最小、最輕鬆的人,即將卸下繁重工作,下一步工作都找好了,雙喜臨門,「台大醫院院長做完,馬上有下一個醫學院長的工作」。 2025/06/16 16:34 政治 黨政要聞
人終究難逃一死 吳明賢談善終:預立醫囑並非放棄急救權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人終究難逃一死,「生死兩相安」可謂是最佳境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認為,目前的社會氛圍對於死亡話題,多半仍寄託於信仰,非相關領域的醫師也可能怕被病人認為「觸霉頭」,而較少主動談及,進而反應在不到1%的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率,應透過正確的善終教育傳達,緩和醫療並非一需要急救就啟動,而需要符合非常多的前提。 2025/06/15 20:32 生活 醫藥